建议用餐时间不超2小时,上海发布餐饮等重点行业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
2021-09-12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为进一步指导居民生活服务业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做好防护工作,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等各相关行业协会修订形成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南(2021年8月版)。    

市商务委近日向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转发了这些工作指南,要求督促指导有关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餐饮 ▎倡议实施消费者“桌长制”

除了加强员工管理、各种消毒、核酸检测、测体温、核验健康码、戴口罩外,根据《工作指南》,还要求餐饮企业推广分餐制,餐厅(馆)提供公筷公勺,倡议实施消费者“桌长制”(适量点菜、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剩余食物餐后打包),建议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营业期间要根据店堂内人群密集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采取相应的导流措施和预警:应尽可能扩大客人就餐时人与人的间隔距离,可推行分时就餐、错位就餐等方式,确保顾客就餐安全。尤其是团餐企业,可以采取分批次就餐、桌上单人用餐透明隔离栏、分装成盒饭送餐到岗位等方法。    

在前台、收银台、取餐点、等待区等区域设置“一米线”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严格控制人流密度、进店数要与餐位数相匹配,不得造成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    

食材管理方面,要求冷库设专人管理,搬运冷链食品时穿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必要时穿戴帽子。处理冷鲜食品工作人员在每日定期开展体温检测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核酸检测。直接接触、切割进口冷链食品的人员,加强健康监测的同时,按要求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并增加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水围裙。    

外卖管理方面,企业制作半成品销售的,应当在包装或容器上标明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食品名称、加工制作时间、保存条件、保存期限、加热制作要求等内容。餐饮单位从事外卖服务的,不得超出市场监管局许可核准的经营范围,供餐数量要与自身规模和供应能力相适应,一家餐饮单位向同一服务对象一次供餐不得超过200人份,凡供餐超过200人份的,食品经营者应取得“集体用餐配送膳食”或“团体膳食外卖”经营项目许可。外卖外送餐食,宜采用密封方式盛放并使用“食安封签”,如无封签,可选用一次性使用,不可复原的材料封闭包装,防止运送过程中污染餐食。使用的保温箱、物流车及周转用具须每天清洁消毒。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应为外卖小哥设立指定通道;为外卖小哥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用品。

▎其他 ▎一客一消毒、服务人员需出示“双码”    

对美发美容场所地面、座椅、衣柜、扶手、工作台、美容床、洗头池、垃圾桶等公共设施和区域的物品表面应进行消毒,根据顾客频次等情况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操作台、共用设备和美发、美容工具等实行“一客一消毒”。如剪刀、梳子、面膜刷、面膜碗、调棒盆等必须“一客一用一消毒”,毛巾、围布等公共用品必须“一客一换一消毒”。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消耗品。    

沐浴服务场所营业期间采取错峰、限流等方式,尽量采取预约服务,减少聚集,做好顾客信息登记,建议缩短洗浴时间,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采用扫码支付方式付款。为顾客提供的用品用具,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修脚捏脚毛巾应“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顾客存衣柜应“一客一消”,或提供一次性袋子。     

家政服务员进入用户家门时需在门外换鞋或穿上鞋套,用准备好的消毒液分装瓶在门把手上进行消毒后再进门,并且主动提供随申码,配合出示行程码,与用户沟通和服务时,尽量与用户保持一米左右的安全距离。若发现用户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拒绝并立刻停止服务,第一时间告知所在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家电维修服务人员除了确保随申码和行程码是绿码外,还要确保所有上门服务人员已100%接种疫苗,其他工作人员90%以上已接种疫苗,未接种疫苗的人员不得安排上门服务。确保服务人员随身携带口罩、消毒液、鞋套、手套等防护用品。在公共场合和进入用户家中必须佩戴口罩。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