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转移安置86岁老人,金山90后给予温暖“公主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第14号台风“灿都”来了,独居的86岁陈阿婆行动不便,如何将她转移到同村的女儿、女婿住处?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90后驻村指导员殷之给予她一个温暖“公主抱”,将老人从车里抱进了女儿、女婿的家中。
一个“公主抱”让老人说“谢谢”
廊下镇中华村有住户500多户,约1500人,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今年3月起,殷之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山支行来到中华村,担任驻村指导员。
13日中午,殷之和同事来到村民陈阿婆家中。老人今年已经86岁,去年因为摔跤骨折,愈合后基本失去了自己行走的能力,日常卧病在床。与陈阿婆住处相隔四排是其女儿、女婿的家,平时他们会来照顾老母亲的一日三餐,晚上陈阿婆独自睡在老屋里。
台风来袭,考虑到独居老人的安全,村委会原本打算将老人送至廊下镇的安置点,但老人不太愿意,和别人住在一起不自在。“阿婆,那我们把你送到你女儿家里吧?”殷之的建议得到了陈阿婆的同意。
由于老人的女儿、女婿也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且身材瘦小,转运老人的工作就落在了殷之身上。殷之也没犹豫,一个温暖的“公主抱”就将陈阿婆横抱了起来,老人两手也紧紧勾住殷之的脖子。他将老人从屋里抱进车内,驱车500多米到了女儿、女婿家,又将老人抱至屋内的床上,看老人安顿好才放心离开。老人大概有100斤重,殷之抱起来不算吃力,他觉得是健身起到了作用,“平时喜欢打篮球,一周和兄弟们打两次球,关键时候健身派上用场了”。
“谢谢你们,每次刮风下雨都想到我们。”老人一家都十分感谢殷之这名90后小伙。
“灿都”过后,会将老人送回老屋
成为驻村指导员前,殷之每天西装、皮鞋,工作上接触的都是公司、金融,原来他还是浦发银行上海金山支行团总支书记,今年7月刚刚卸任。如今来到中华村,每天换上运动装、运动鞋在宅基地上走,和村民聊天,也处理村里招商引资等工作。
从台风“烟花”到台风“灿都”,是殷之第一次亲历防汛防台工作。“烟花”登陆时,殷之和中华村工作人员一起,坚守在防汛第一线。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大路开车,小路蹚水,经过几次村域内巡查,脚上的拖鞋由于长时间泡水已经脱胶了。除了定时巡查村域情况,一旦有村民需要帮助,或是出现树木倒伏阻挡道路等情况,他们就立即赶往现场排除险情。看到部分村民受灾、农田被淹时,他真切感到心痛。
驻村近半年,这名90后对农村有了新认识,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要始终把村民的事儿放心上。9月13日晚,他还被安排通宵值守,年纪轻又是男生,他义不容辞。陈阿婆的女儿还拜托他,等“灿都”过后,要麻烦他将老母亲送回老屋,殷之连连点头:“没问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