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纽扣
2021-09-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的新生开学典礼、“思政第一课”接踵而来。专业的问题,教授们终会在长期教学中为学生们给出解答,而这备受瞩目的第一课,到底该传达什么?

纵观各大高校的第一课,交流最多的是思想,是学习,是志向,希望以一个极具仪式感的场景,为大学生们“敲黑板”,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纽扣。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提醒新生们应完成“三个提升”:从追求学分提升为追求学术,从专心求学提升为立志报国,从随从大流提升为掌握未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在给2000余名2021级新生带来“大学第一课”时,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医青年》为主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引导同学们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方位和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从“我们的大学”“我们的时代”到“我们的责任”三个篇章,缓缓展开这堂有情怀的“第一课”,传递润物细无声的奋进力量。他勉励新生,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有“大担当”: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

在上海交通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以《以苦为乐,做有志气的交大人》为题发表主题讲演。这里的“志气”被更为具象化地予以了指向——要以攻坚克难为乐,有解决国家紧迫需求的志气;要以追本溯源为乐,有挑战世界科学前沿的志气;要以实干笃行为乐,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志气……

我们身处伟大的时代,新生们不能毫无洞察、事不关己。要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找准个人价值的定位并为之努力。对于身边济济人才,同样需要每一个新生有清醒的认知。进入大学或是研究生阶段,成功的喜悦自不待言,但等待大家的更是一段需要不懈奋斗不断攀登的新旅程。因此,出发时到底立下怎样的严肃志向,就决定了人生可能行走的方向和高度。

开学时刻,一切是新的开始,也是立flag的好时机。聆听着师长们语重心长的教诲,将一句句或火上热搜或耐人寻味的“金句”内化于心,真正将“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内心追求,以新的人生起点为原点,时刻牢记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在成才之路上不懈奋斗,那么,这“第一课”的效用才算真正达到。

让青春之我握紧奋进之笔,再回首时,愿今天起留下的每一步,都是坚实而无悔的脚印。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昕璐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