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初心奋斗者|顾晓燕: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2021-09-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为了让百姓少走路,我们宁愿跑断腿”, 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顾晓燕用六年的青春从门外汉成长为“一网通办奉贤代言人”,她把群众的需求当作自己的追求,在为人民群众服务方面,她是个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野心家”。

 // 六年,从门外汉到“一网通办奉贤代言人” // 

家住奉贤区四团镇的张先生,现在只要走上15分钟去家门口的政务自助终端上就能充值天然气,而以前他需要花上近两个小时来回奉贤南桥天然气受理窗口,否则家里就“断气”了。“一网通办”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来之不易,像张先生一样的老百姓等了足足六年。

这六年,也是奉贤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原数据应用科科长顾晓燕实现从0到1转变的六年,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的六年。

2015年,顾晓燕从奉贤区总工会的窗口管理岗位转至区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技术科。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巨大转变和跨越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建设“网上政务大厅”的工作人物和要求扑面而来。但困难并没有将她打倒,“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顾晓燕下了决心埋头苦干。既然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那就从零开始学起。

从那时起,顾晓燕的办公桌和床头放着《中国电子政务》、《电子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等几十本专业书籍,而她也戏称自己“成了一名认真做读书记笔记的小学生”;除了书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她的“老师”,她会为了一个技术问题一遍遍向兄弟单位懂信息化技术的前辈学,而她也成为了同行眼中最勤奋的学生,“不懂就问,错了就改”顾晓燕说,除了同事,懂IT的丈夫也成了她的求助对象之一,她珍惜任何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那些不断奋斗的日子里,“数据壁垒”“线上服务”“流程再造”这些词成了顾晓燕脑海里整日里旋转不停的纸飞机。终于,在她和同伴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奉贤一网通办工作取得全市第三的好成绩,2020年更是获得了全市第二,优异成绩让同行刮目相看。

但在顾晓燕的眼中,老百姓脸上浮现的满意笑容才是对她和同事们六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大褒奖。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网通办奉贤代言人”,顾晓燕说她最在意的不是那些荣誉,而是她成功地为群众和企业解决“急难愁盼”后油然而生的满满成就感。

 // 每一分“便利”,都来之不易 // 

如今奉贤人民到政府部门和企业办事越发便利,而每一分便利背后都有着顾晓燕和同事们的辛勤努力,每一分线上办事的便利,都来之不易。“每个事项上线的背后都是无数次沟通、交涉和协调,相对技术来说,协调沟通更难”,奉贤区政务办审改科科长孙晓雨感慨道。

万事开头难,如何把政府部门的办理事项系统整合到全市一张网上?如何说服相关部门改变传统工作习惯?如何说服他们把线下面对面审批改为线上不见面审批?顾晓燕面前,永远摆着新的难题。

那就一个部门一个部门、一家单位一家单位的跑吧,“为了群众少走路,我们宁愿跑断腿”,顾晓燕说。她带领着科室同仁们四处奔走宣传介绍“网上办”的理念,每两周出一期“网厅建设专报”呈送区领导和区政府各部门,用数据说话,让各部门看得到自己的发展现状。

顾晓燕告诉记者,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梳理出涉及11个部门81个事项无系统。为了打通系统,她和同事们与这11个部门不断协调沟通,向市级相关部门不断请教,与技术支持方不断研讨打磨。奋战90天后,终于完满完成这一任务,实现无系统事项100%上网。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顾晓燕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去年奉贤区市民开放日活动中,顾晓燕记住了一位市民代表吐槽天然气充值太不方便,充值窗口太远。于是她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去年8月开始与奉贤天然气公司沟通,拟定方案、打磨技术、维护账号安全,经历了4个月攻关。今年1月中旬,政务自助终端上线了天然气充值事项,上线7个月半以来,充值次数3326次,充值金额达到120万元,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充上天然气,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

 // 为人民服务,永不止步 // 

在为人民群众服务方面,顾晓燕可以算得上是个“野心家”,永远不满足,永远不止步。要让群众办事儿“不仅能办,还要好办,还要办得快”,顾晓燕说。

有一次,顾晓燕去奉贤区西渡街道关港村调研,一位市民正在“一网通办”政务自助终端机上查询公积金缴纳明细,打印后心满意足正要离开时,他咕哝了一句“这个机器好是好,但如果它能像机器人一样和我对话就更灵光了”。

顾晓燕顿时受到启发。回去后她就立马查阅了各地终端的先进功能,还请教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最后与技术部门打磨沟通,反反复复2个月后,全市首创的终端智能语音助手诞生了。

功能实现后,顾晓燕还不放心,她又跑去了关港村,让几位市民试用。有一位村民说,他正要打印一个“贫困证明”,但不知道事项具体名字。顾晓燕跟他说,您只要“动动口,服务全都有”。于是,他直接说出“贫困证明”四个字,终端屏幕立刻跳出来2项关于贫困证明的事项,这位村民轻轻松松地办完了他的事,他很高兴地说:“现在不用老百姓去找政府了,政府直接在家门口啦。”听到老百姓说出这句话,顾晓燕的心才放了下来。

群众的关切、群众的心声,是顾晓燕时刻都记挂的事情,无论她走到哪里,都将“为人民群众服务”牢记在心,也为此奉献青春、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