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大世界”玩法层出不穷,80、90、00后一个都不能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老里八早,“白相大世界”是上海小囡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在当下,上海大世界聚焦时下回归文化自信与传统审美的新思潮,结合当代年轻人社交语言,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与想象跨次元共融共生,也让非遗走进生活,让潮流更有底蕴,让娱乐传递文化内涵。在80后、90后乃至00后心中,这个“白相大世界”似乎又要回到巅峰了。
一个惠民的好消息是,上海大世界年度品牌IP活动——大世界闹传统,在上海旅游节期间正式开闹!即日起至10月26日期间,大世界国潮场景炫酷升级,四大活动版块全面引爆。这里都有什么新意呢?让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 大世界IP文创2.0首发 //
哪里能欣赏到最全的上海非遗物件?也许,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上海大世界。然而,大世界却不仅仅只想停留于历史,它还想走向未来,走进年轻人心里。
从鲜有问津,到走进生活;从濒临失传,到成为新型业态……近年来,非遗正从抢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关注艺术审美、文化传承等更深层次发展。上海大世界,作为与生活方式结合更加密切、潮玩标识度更加鲜明、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地标——特设了“非遗潮玩街区”,秉承“时尚创新,勇立潮头”的精神。
最近,大世界驻场最新策划了一个与PACC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参与的“大世界闹传统——非遗跨界潮流展”,试图作为大世界探索非遗文化与当代消费生态现状融合发展的首展,聚焦中国非遗的创承成果,关注、引导和梳理新时代非遗产业生态。
展览中,180余件跨界联动精品案例及大世界IP系列文创产品,涉及家居装饰、服饰配饰、美妆箱包、食品文具等各个品类。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工艺与设计的紧密结合。千年历史的敦煌壁画,在设计师的手中重焕新彩;质朴自然的荣昌夏布,蜕变成炙手可热的时尚单品;图案精美艳丽的澄城刺绣,成为日常服饰上的点睛之笔……真正将传统技艺应用到新时代的消费场景中,古老的文化遗产借助市场的商业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
展览相关策展人士告诉记者,非遗万花筒、土布非遗丝巾、土布非遗飞跃跑鞋、上海绒绣钱包、苗绣文创……这些创新展品可以让观众在传统与当代对话中,感受触摸非遗之美。非遗在时代演进历程中,生生不息,靠的就是站在当代的视野看历史,看非遗,靠的也是年轻人的创新思维赋能。
// 差异化客群迭代焕新大世界 //
如果说,大世界的非遗展是依托非遗实现大世界文创IP的2.0升级,那么整个大世界的国潮场景迭代已进行到N.0版本了,玩法迭代为这里注入了更新鲜的活力。杂技、皮影、创新戏曲、国风舞群、国潮民乐等,大世界的“闹传统剧场”精彩连连,超级有戏。这些时髦活动,既受年长者热爱,也在吸引年轻受众的眼球。
据悉,2021年的闹传统,也将颠覆传统形态,实现日与夜的无缝转换,进一步打造一个未来版的大世界范本。演出方面,大世界演艺夜市将通过街头艺人、爵士乐队、品牌沙龙,精品活动暖场;最近,大世界首个星空间环境驻场戏剧《危险游戏》开演,大世界与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原创孵化剧目也在这里实现了驻场演出,火爆沪上的喜剧联盒国爆笑脱口秀、品欢相声、音乐演奏会等多个单厅售票小剧场演出不停歇,一步一戏,夜夜恣意。
而在游玩空间中,这里的变化也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梦幻时空交错,让传统乐器以多媒体装置走近年轻人;通过镜像实现了数字万花筒,把大世界引入未来的互动场景,特别适合年轻人拍照打卡,而穿行于人造草木景观,彩蛋是藏在角角落落一些非遗老手艺的小物件,都给这个空间不断涌入新意。
80后在这里能看到什么?我们陷入一场青春的回忆杀,小时候的玩具和用品在这里成了展品,每一个物件都是童年里的一个生动画面。90后在这里能玩什么?未来感十足的游戏机、AR游戏占据一方天地,让人禁不住试试身手。00后在这里能做什么?会动的木马和少女粉,坐一坐逛一逛,既可以卖萌也可以扮靓。你会发现,大世界此轮“焕新”相当用力,80后、90后、00后一个都不能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