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浦东新区法规出炉,一下通过俩!
2021-09-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首批浦东新区法规正式出炉。“浦东新区法规”以“新名词”进入公众视野后,其后续进程一直惹人关注。28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这意味着,首批浦东新区法规正式出炉。

今年6月10日,全国人大作出相关授权决定。根据该决定,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两周后,6月23日,上海人大即通过了关于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7月2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相关立法工作规程的规定。8月24日,法规提交一审,1个月后,首批浦东新区法规出炉。“这是将行之有效、条件成熟的改革成果予以固化,也是浦东新区长期探索的系统集成。”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

丁伟表示,首批浦东新区法规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一个关乎企业的“进”,一个关乎企业的“出”,都重在为市场主体松绑,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累一批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浦东经验,为引领区建设提供关键法治保障。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辛翎介绍,浦东新区从2019年开始,在“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上,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企业需要办理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支持浦东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将新区的自主改革上升为国家级改革试点。

可以说,“一业一证”改革是落实《引领区意见》关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内容,是浦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首创性探索,是从“企业侧”出发、推进市场准入照后减证的创新性模式。

此次表决通过的另一部法规聚焦企业“退出难”的痛点。据了解,过去三年,浦东新区吊销未注销企业达12万户。这些企业在被吊销后失去了“身份证”,却因无财产、无人员、无账册的“三无”特点,导致注销流程拖上好几年,或者“半死不活”。如何通过法治的方式,引导或者强制低效无效市场主体依法有序退出,已是当务之急。

此次《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是专门针对市场主体退出领域的首批浦东新区法规,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立法成果。未来,通过在市场主体退出环节开展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竞争活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