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鞋盒修复师”蒋塘主,他是4000多个鞋盒的解忧者
2021-09-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视频剪辑

对修鞋师傅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么“鞋盒修复师”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如果你不是球鞋爱好者,也不熟悉“鞋圈”,可能会很难理解“修复鞋盒”这件事,甚至有些匪夷所思——“鞋盒有什么可修的?”

鞋盒修复的商机始于鞋圈二手交易市场的火热。记者了解到,如果进行二手交易,鞋盒也会成为二手平台鉴定真伪、评估价格的重要标准之一。鞋盒的完整程度将会影响球鞋价值的5%至20%不等,破损的鞋盒或将导致球鞋损失几百元到上千元。甚至,还可能阻碍鞋子通过平台鉴定。因此,球鞋的价值越高,鞋盒的完好程度就越重要。

随着对鞋盒修复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催生出了“鞋盒修复师”这一职业。蒋塘主就是“鞋圈”小有名气的“鞋盒修复师”,也有人叫他“鞋盒外科医生”,在3年的时间里他修好了4000多个鞋盒。

  用100多个鞋盒打磨出的基本功  

蒋塘主本身也是一名球鞋爱好者,收藏了100多双球鞋,他认为,鞋盒是球鞋文化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希望收藏的鞋盒也是完好无损的。从2019年踏入鞋圈,蒋塘主在收藏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鞋盒受损的情况。最初,蒋塘主上网搜索修复鞋盒破损的办法,只能找到球鞋爱好者们在论坛里分享的修复教程,找不到专门修理鞋盒的人。

于是,从小动手能力就不错的蒋塘主决定自学修鞋盒。他说:“我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有信心,既然没人做那我就自己做吧,不仅能帮到自己,也能帮助其他人。因为我本身也比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觉得这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

然而,这份“开心”其实并不容易。刚开始,零经验的他只能靠“笨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想把事情做好的执念让他反反复复练习修复了100多个鞋盒,“一开始是修自己的坏盒子,修完之后就找朋友们要坏盒子来修,等到朋友们都没有盒子了,就自己撕坏鞋盒创造练习机会”。直到自己修复的鞋盒能通过二手平台的鉴定后,他才在网上帮真正需要的人修鞋盒。

不过,起初来找他修鞋盒的人还将信将疑,为了防止被掉包,有些人甚至会在鞋盒上装上扣子或锁。随着修复技术逐渐被认可,这种情况也不复出现。蒋塘主对自己的要求是,鞋盒的复原程度要达到95%以上,“我目标就是尽量把盒子都修复得像新的一样”。

  自创工具,对症下“药”  

在蒋塘主的工作室里,堆满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待修鞋盒,有的挤压变形,有的磨损开裂,更有甚者支离破碎……蒋塘主介绍,他遇到的主要“病症”,轻度的是破损、褶皱、转角开裂等情况,较容易处理,一般一小时就能解决;而刀痕、泡水、缺失等问题的修复难度较高,耗费时间则要视情况而定。

不过,鞋盒的材料并不局限于纸质,3年来,蒋塘主还遇到过尼龙、塑料、木质、五金等各类材料。即便鞋盒的材质不同,经验丰富的蒋塘主认为,修复起来大同小异,他已经可以触类旁通。

那么,修鞋盒需要用哪些工具呢?蒋塘主的工作台上除了摆着剪刀、镊子、胶水、颜料、喷枪等常规工具之外,居然还有牙刷、指甲钳、一次性手套等日用品也被他拿来当作修复工具。据蒋塘主介绍,适合修鞋盒的工具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有些工具还要靠自制。比如,他有一把直角剪刀,就是他为了修鞋盒角而用普通剪刀改造成的。蒋塘主告诉记者,鞋盒修得好不好,胶水的选择至关重要。处理同一种破损,他可能会尝试四五十种胶水,反复比较效果,最后挑出最适用的一种来使用。为了呈现更好的修复效果,这三年来,光是胶水他就已陆续购买过近百种。为了置办这些工具,蒋塘主已经花费了上万元。

  “就盒论盒”,用一个礼拜助人“破镜重圆”  

其实,“鞋盒修复师”并不是蒋塘主本职工作,只是副业。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除了休息日,他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加班加点来修复这些鞋盒。每天下班后,蒋塘主就直奔工作室,常常要修到半夜12点,甚至更久。对于蒋塘主来说,现在几乎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除了上班他几乎都泡在工作室里,“业余时间全都花在了修鞋盒上,游戏都没时间玩了”。

忙并快乐着。“从发现难题,到完美解决,会让自己很有成就感。”蒋塘主说。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蒋塘主收的修理费却不高。最早他是不收费的,但一听到免费,越来越多人来“薅羊毛”,这让蒋塘主有些应付不暇,所以就收些成本费。不过,一个普通破损程度的鞋盒,蒋塘主只收二三十元的修理费,他修过最贵的一个盒子,也才129元。

说到这笔最贵的修理费,颇有些无厘头。这个鞋盒本来只是破损的问题,谁知寄件人心大,没有外包装,直接把鞋盒寄了出来。结果,不知其中缘由的快递小哥,直接在鞋盒上写了收件信息等,这对蒋塘主的修复工作来说,简直是“无妄之灾”。“在鞋盒上写字可不像在玻璃上,一擦就没,我要先确定字的大小和方向,用药水一点一点去除。”蒋塘主回忆,擦的时候他十分小心,生怕“殃及无辜”,擦完之后还要用相应的耗材将鞋盒表面补平,再用匹配的颜料进行补色。都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所以修复过程非常麻烦。

然而,这还不是蒋塘主最麻烦的修复经历。有一次,蒋塘主收到了一个被撕碎成二十多片的鞋盒,送修人表示,这个鞋盒对自己很有纪念意义希望他能帮忙修复。为了修复这个鞋盒,蒋塘主每天下班后会在工作台上忙碌七八个小时,像拼图一样将其一点点粘合起来,就这样连续工作了一个礼拜后,这个鞋盒终于“破镜重圆”。就连如此费功夫的鞋盒,蒋塘主最终也只收了79元,“价格是结合修复的耗时和耗材来定的,不管鞋子是一千元还是一万元,如果鞋盒破损情况相同,那价格也是一样的,哪怕鞋子本身再贵也是这个价格”。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没有性价比的生意,蒋塘主说,自己原本也没想着要靠修鞋盒赚钱,那为什么还持续做了3年?蒋塘主透露,自己期间也曾因遇到瓶颈而迷茫过,觉得修鞋盒很累很磨人心,好在朋友们都很支持他,一直给他鼓励,很快他也突破了瓶颈。他觉得,自己做这件事主要还是源于喜欢,“我的初衷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拒绝‘躺平’,在空闲的时候还能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同时,这件事还能帮到别人,看到他们快乐我也觉得很快乐,很有满足感。”

模型包装盒、游戏卡片、游戏卡带盒……除了鞋盒,找蒋塘主修复的物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他也乐于尝试一些新的修复工作,希望慢慢可以拓展自己的修复门类,比如模型、鞋子、包包等。为此,他还和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成团队,希望能把“修复”这件事做得更好。

  == 记者手记 ==  

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搜索“鞋盒修复”,可以找到不少类似蒋塘主这样的“鞋盒修复师”,这个新兴职业看起来一派火热。不过,通过交易评价,记者发现,这些人的修复水平参差不齐。蒋塘主告诉记者,现在有些投机者嗅到了修鞋盒的“商机”,认为这不过就是拿胶水粘一粘的活,因此涌入了不少浑水摸鱼的人。甚至,最近有一些人还假借“收徒弟”之名“割韭菜”,说是教你修鞋盒,其实等你交了学费后,糊弄一段时间就不了了之,蒋塘主提醒大家警惕被骗。

令据记者调查发现,似乎只要与鞋圈文化沾边,对投机者来说都有利可图,连鞋盒也难逃被“炒”的命运。如今,鞋盒早已不局限于收纳的功能,受潮流文化的影响,鞋盒的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文化、艺术、科技等元素,令其时髦度大增的同时也受到了球鞋爱好者的欢迎,成为了一种潮流单品。

作为潮流鞋盒品牌SupBro的创始人,90后小伙胡云深依靠个性化鞋盒创业,在单个促销季就实现了销售额1000万的好成绩。他同时也引领了“鞋墙”文化,为自己的爱鞋搭起一面“鞋墙”成了众多球鞋爱好者们的梦想。然而,这些鞋盒一旦与限量、联名等关键词捆绑,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记者看到,在二手交易市场上,单价上千元的鞋盒比比皆是,有些还“一盒难求”。视频博主“江湖举人”在一期名为《为什么“炒鞋”必将走向灭亡?》的视频中提到,“炒鞋”运用的是一种“博傻理论”,也就是在资本市场中,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把它买走。而“炒鞋盒”与“炒鞋”一样,其本质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接盘的人将会亏得血本无归。

正如蒋塘主所说,这些无视文化、无视道德的价格炒作,伤害的都是真正喜欢球鞋的人。这个圈子已然很难回归纯粹的状态,蒋塘主表示,自己虽然也无力改变什么,但这些年自己一直没有涨过价,再贵的鞋子也一视同仁,就是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真正喜欢球鞋的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视频剪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