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海的理由|外滩公厕保洁工:游客满意的目光就是“小确幸”
2021-10-05 青年

李灵利在工作中。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上午10点,34岁的李灵利准时上岗。她是外滩陈毅广场公厕的保洁人员,国庆期间,这个小小的公厕人流量不输于任何热门景点。李灵利得加班,原本下午2点的上班时间提早到了早上10点,要坚持到晚上11、12点。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6年,她已经把这座城市当成了自己的家。公厕是城市的“脸面”,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让“家”的“脸面”始终干净整洁。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小小公厕保洁细节都要照顾到 

换上蓝色的工作服,扎起头发,李灵利戴上手套,挎上工具包,开始了到岗换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对公厕进行全方位的清洁。

先将蹲便器冲洗一遍,再用清洁刷将设施里里外外都刷洗一次,每个蹲位的四面厕板、厕门用强力吸水抹布擦干净,用拖把把蹲位周边地面都拖干净。全弄好后,喷洒消毒水,全方位消毒。一共5个清洁步骤,是清扫每个单间都必须做到的标准流程。

李灵利负责的是女厕,里边有20多个蹲位,她和同事两个人一班,要把所有的蹲位、地面都要先扫后拖,水池、台面、镜子用毛巾擦拭,不管是地面还是台面,都不能留有水渍,全部清扫干净后,再进行一遍消毒,整个过程做完需要1个多小时。

“一般消毒一个小时一遍,如果人流量大的话,会更勤。”做完第一遍工序,之后就是站在公厕里巡检“迎客”。“我们有要求,是一客一洁,来一个客人,用过一遍厕所,我们就要进去打扫干净。然后随时要看厕所里边有哪里需要保洁,客人有什么需要。”

小小的一个公厕保洁,也需要细心、耐心,很多细节都要照顾到。不少客人洗完手,会随手甩几下,水滴被直接甩在地上,李灵利赶紧上前擦干。“我们的公厕位置本来就在外滩观景平台下方,而且靠里边,比较潮湿,地面有水渍不容易干,一定要及时擦干净,以免游客滑倒。”

女厕里的卫生纸等垃圾也比较多,每个蹲位里的垃圾桶,需要经常去观察有没有满溢,及时清理掉。“人多的时候,垃圾很快就会满,有时候20分钟就得清理一次垃圾。”有些游客不注意,垃圾扔在了外面,就要用钳子钳到垃圾桶里。

一旁的工具角,各种拖把、电动刷摆放得整整齐齐。“每隔几个礼拜我们还要做次大保洁,天花板也要清扫,毕竟是厕所,只有打扫得勤快了,才能保证不积累污垢。”铲刀、百洁布也是李灵利必备的小工具,是用来处理“顽劣”污渍的,比如口香糖就要用铲刀铲。

让她害怕的还有下雨天。“一下雨就很潮,也容易脏,打扫更麻烦。我们一般都会铺上防湿地毯,再把风扇都打开,尽量让公厕内吹吹干。”

 国庆大客流再脏再累也得“担着” 

如果是平日,做中班的李灵利工作时间是从下午2点到晚上10点。而遇到国庆节这样的节假日,就得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李灵利所工作的陈毅广场公厕,就位于外滩陈毅广场旁边,一侧是外滩观光隧道,顶上是外滩观景平台最热闹的一段,对面就是南京东路步行街。不说国庆,平日里就游客不断,来如厕的人流就比一般的公厕多,到了国庆长假,那就更是络绎不绝。

李灵利之前曾经在十六铺码头附近的公厕工作过,虽然也有一些旅行团的人流,但和这边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去年5月,她刚刚调到陈毅广场公厕,第一次经历国庆长假,让她着实吓了一跳。“一直排着长队,队伍要排到外面转弯过去的店面门口。”

公厕一共10个人,5个人负责女厕,5个人负责男厕。这个时候,李灵利和同事还得维护秩序,里边的打扫更是没得停。尤其是下午到晚上,逛南京路、走观光隧道、来外滩看夜景的人流量非常大,要做到“一客一洁”,基本五六个小时下来,李灵利都不能停下来歇一会。“说实话的确很累,喘口气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从早到晚一直站着,有时候吃口饭都很急,几口就咽下去了。”

因为人多,排队的客人有时候也会不耐烦,她得耐心地劝解,碰到一些小朋友或是老人比较着急忍不住的,还要帮忙和其他客人商量给换到前面去点。“也碰到过实在忍不住了就尿在了外面的,我们就要赶紧收拾。”李灵利有些无奈地笑着说,在公厕里打扫,多多少少都会碰到这种状况,人多的时候更容易碰到。

清扫蹲位时,她也经常会遇到大便拉到了门板上面,或是小便尿在蹲位外面,“这些都有,我们也不能嫌脏,都得清理干净。”李灵利以前是做清道工作的,刚开始换到公厕保洁的岗位上,遇到这些情况时会感到不习惯,“一开始的时候是有点抵触,会埋怨这些人怎么上厕所的。那时候经常吃饭都吃不下去,觉得太恶心了。”

但后面这种状况碰到多了,她也就习惯了。“毕竟这是我的工作,我得做好它。”她说。她还和同事一起尽量让这间小公厕变得更美观,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还装上了除臭杀菌的香薰灯,进来就让人闻到一股香味。

 在上海16年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 

李灵利来自安徽,2005年从老家来到上海,做了一段时间的营业员后,2016年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了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公司,干上了环卫工作。这也是受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响,她的父母都在上海做环卫。如今母亲已经退休,父亲还在上班,是个清道工人。

干上这行后,从清道到公厕保洁,李灵利的工作地点就一直没离开过外滩。外滩景区的公厕24小时开放,假期更是最忙碌的时候,李灵利也基本全年无休,节假日还得加班。国庆假日里,公厕接待的大部分都是来游玩的游客,看着别人携家带口开开心心地游玩,有时候李灵利也会有些羡慕。

她的两个孩子都在安徽老家,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没法团聚,她也没机会在假期里带着孩子四处走走。去年,对面的南京路东拓,很多游客会讨论新开放的南京路上有什么好玩的,但一街之隔,她至今还没去逛过。

不过和这些短暂来到上海停留的游客们相比,李灵利也会觉得自己拥有他们体会不到的“小确幸”,能在上海这个自己喜爱的城市里拥有了工作和小家,她觉得很满足。“在上海,只要你足够努力勤奋,就能获得回报。”她说。

丈夫和她是同行,不仅同公司,还是同工,也是公厕保洁员,就在离她不远的黄浦公园公厕。夫妻俩住在南浦大桥附近,每天会一起骑着电动车来上班,晚上一起下班回家。夜晚的凉风下,沿着上海这条有着最著名夜景的大道和爱人慢慢回家,说着些柴米油盐的小事,也挺浪漫。

刚来外滩干环卫工作时,她会不厌其烦地沿着外滩观景道来回逛,一个礼拜得逛个两三回。“就觉得太好看了。”这些年,她眼看着外滩的变化,道路越来越宽,景色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整洁,自己是个见证人,也是个参与者,她与有荣焉。

每天吃完晚饭以后,是一天里公厕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忙得马不停蹄的间隙,听到游客轻声的感谢“谢谢你们,你们挺辛苦的”,或是有排着队的人们惊讶地讨论:“这个厕所好干净,味道一点都没有,好香啊。”作为一个新上海人,能给这些来到上海的客人留下好印象。所有这些瞬间,都是让她感到快乐的时刻。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