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推荐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名单公示,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劳动技能
2021-10-12 教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9月23日至9月29日,在网上公示了推荐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名单。据悉,这一名单是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报送中小学劳动教育进展情况和典型案例的通知》要求,经各区教育局、校外联办遴选推荐,市级复评认定的。

位于嘉定区的曹王小学的《HAPPY田园心 幸福田埂行》,以及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的《劳动中做事 合作中做人》等案例均出现在名单之中。

记者 曹莹

曹王小学:田园教育培养劳动习惯

嘉定区曹王小学地处郊区,学校不仅让同学们走到田间地头亲自劳作,还将学生家长中的种菜高手请到教室里来给同学们传授务农秘籍,以此培养同学们的劳动兴趣。

在每年10月这一丰收的季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劳以及丰收的喜悦,曹王小学都会举办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暨丰收节活动。同学们走进田园体验采摘,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与帮助下,采山楂、摘芦粟叶子、剥花生、采毛豆、掰芋艿,个个变身劳动小能手,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劳动兴趣,曹王小学还开发了《刚好遇见“农”》家长微课程系列活动,将农活高手家长请到学校来,为同学们讲授种植知识。日前,三(4)中队的吴诗娅妈妈就来到教室,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微课——《如何种蒜苗》。课上吴诗娅妈妈首先用PPT带孩子们认识蒜苗,然后对种植蒜苗的时间、蒜种、温度、方法、工具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在这个基础上,还对种植其他蔬菜植物提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同学们都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一颗小小的蒜瓣仅仅依靠充足的水分、泥土和阳光就能生长成挺拔的蒜苗,长出蒜苔,直至再长出一头大蒜来。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要在周末的时间试一试吴妈妈介绍的种蒜苗的方法,希望自己可以种出一些蒜苗来,为家人的盘中餐加一道菜。

浦江一小:三位一体机制开发劳动课程

一年级叠被子、剥毛豆、整理书桌;二年级包馄饨、学用冰箱、自己买学习用品;三年级淘米做饭、做三明治、写收支账;四年级学炒菜、缝扣子、整理房间;五年级学做红烧肉——

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引入家、校、社三位一体机制,“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学校自主开发了与劳动技术教材融合互补的劳动系列校本课程,主要包括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美丽家园三类,设置“德”“才”两个系列课程,着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的教育。“德”系列课程侧重劳动实践活动课程,“才”系列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的问卷调查,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分年级设置了八大类106门课程。

浦江小学张校长表示,希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劳动中丰富情感、明白事理、养成习惯,逐步提高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从而为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记者 曹莹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