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看哭年轻人,破圈的主旋律有通用密码
2021-10-13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在豆瓣、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东方卫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功勋》看哭了很多年轻人,讲述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的主旋律作品,再度“出圈”。这也让业内很多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要找到“通用密码”,主旋律作品“出圈”将是必然。

  故事    现实题材的魅力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功勋》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该剧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曹平、敦勇任总制片人,王雷、雷佳音、黄晓明、郭涛、蒋欣、佟大为、周迅、黄志忠领衔主演。全剧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通过《李延年》《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八个单元,礼赞功勋人物们“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品格。

《功勋》9月26日晚在东方卫视正式开播,首个播出单元《李延年》就赢得了“满堂彩”。《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导演,刘戈建编剧,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由李延年(王雷 饰)担任指导员的三营7连如何顶住敌人的多次反扑,重新夺回346.6高地的事迹。在刻画一位能文能武的战斗英雄的同时,也塑造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群像。

这个单元播出后,正逢电影《长津湖》国庆档上映,很多观众都是两个结合起来看了,称两者相互补充,让自己清晰了解了当时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性、重要性和其中的伟大精神。在豆瓣上,网友“流光容易把人抛”的短评被众多人点赞:“刚看完前4集,观感极佳,作为军事爱好者一直遗憾国内没有《兄弟连》那样水准的战争戏,这部剧给了我希望,终于不是抗日神剧那种瞎糊弄了,希望继续保持。”而另一位网友“光披遐荒时”的短评,同样得到了高赞:“强烈建议毛卫宁导演把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剪辑成一部三小时的电影公映!”而后面的不少单元,很多年轻网友都说“刷了一遍又一遍,真的看哭”。

确实,《李延年》中,作为指导员的李延年遇到年少的逃兵时,并没有机械地执行处罚规定,而是详细了解了逃兵的心路历程,从而最终让整个连队的凝聚力空前高涨,感人又真实;随后播出的《于敏》《黄旭华》《张富清》《申纪兰》以及正在播出的《孙家栋》单元,都因为真实动人的故事,感染了千万观众,让情节特别有说服力。

主创们对待这样的现实题材,也是用上了十足的诚意。饰演于敏的雷佳音,演技出色,但他还是说,扮演这个角色让自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与压力:“我以前演的大多数是虚构的人物,而于敏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在充分了解于敏先生的事迹后,他愈加肃然、满怀敬畏:“我演于敏,可能会有不足。但是我已经倾其所有了。”

而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的申纪兰,一生信守“劳动就是解放”,她扎根土地,质朴而充满劳动热情地生活着。林楠导演和蒋欣围绕角色的塑造进行过多次深入的沟通,希望最终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朴实无华、脸上洋溢着无限热情,“眼中有光”的农村妇女形象,并通过剧中细节展现申纪兰真实的人物温度。林楠表示:“如果有观众看完,尤其是年轻观众觉得,现在的生活是曾经无数的申纪兰们用她们平凡朴素的每一天的辛苦劳动一点点堆积换来的,我会特别欣慰。”

  讲述    年轻化的叙事方式  

《功勋》不是今年第一部“出圈”的主旋律作品。在它之前,讲述扶贫攻坚的《山海情》和讲述建党历史的《觉醒年代》,都成为了打动无数年轻人、尤其是在高校受到热烈好评的现象级电视剧。一部剧火爆可能是偶然,但连续几部主旋律大作品都火爆,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了:我们曾以为“脸谱化”的主旋律作品,在当代电视人的努力下,已经跟上了时代节奏,用上了年轻化的叙事手段,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作品,也就理所当然了。

年轻化的叙事手段,是让大剧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采用生动的表达——人物不再是喊口号式的高大上,他们有弱点,有软肋,在另一个角度,他们也是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这就让年轻观众找到了共鸣,和角色建立起了联系。

像《无名英雄于敏》中有一个情节,是于敏在院子里一边跑圈,一边大喊“我是于敏,我输了!”于敏的同事陆杰则在窗边默默观看。原来,这是两位科学家的打赌,这也让观众大感兴趣。

而《孙家栋的天路》,以孙家栋儿时的故事为开篇。小家栋站在谷仓最中间的位置,望着房梁上吊着的一包糖。他搬来一张桌子,又摞上一把太师椅,举起一根长长的竹竿向上捅,跳起来,一下、两下,最后奋力一跃。竹竿的枝杈戳破纸包,白色糖粒像漫天雪花一样散落下来。一包糖,代表了孙家栋的渴望,这个场景,有着深刻的寓意——它代表了中国航天科学家孙家栋对飞上天的向往,也因此,他在剧中那句“就算骑着自行车,我们也要上月球”,成为了让观众动容却丝毫不突兀的豪言壮语。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主旋律其实就是未来影视剧创作的“新主流”,其特点是“主流价值+主流市场”,既符合主流价值观,又符合市场诉求,而“新主流将更加主流”则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确实,当主旋律作品以年轻人能被打动的姿态出现时,它们必将成为新一代的经典。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