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中外!“玩”出新高度的上海修琴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仅是引领和方向,还可以成为人一生的事业。今年72岁的冯顺成,是出生在上海的香港人,由于他从小就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所以有着“小广东”的绰号。从小就热爱在家拆零件的他,如今是一位闻名中外的修琴师,在肇周路80号经营着自己的修琴小铺。就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冯顺成一干就是二十余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是在工作,我是在‘玩’!”
肇周路是上海的一条闹市街,而肇周路80号是一家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店铺,名叫“小广东乐器修理铺”,这里面有着琳琅满目的乐器,密密麻麻地挂在头顶上、墙壁上,足足有上百把,店主冯顺成每天就在这个小店里“佛系”修琴。
因为热爱奔赴远方
学成归来不忘故乡
初见冯顺成,他戴着一顶深蓝色的棒球帽,身着短袖格子衬衫和牛仔裤,围着牛仔围裙,神采奕奕,正忙着将自己已经修理好的琴递给顾客。虽然年过七旬,但他身手利落、声音洪亮。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时不时还有不少街坊邻居向他热情地招手问候,他们大多数都是他的顾客。“最繁忙的时候,会有一百来号人,排队等着我修琴哩!”冯顺成笑着告诉记者。
据冯老回忆,小时候的他聪明又贪玩。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小学三年级的功课,每次考试都能考五分,凭借着聪明才智,又顺利考上重点中学。走上修理乐器的道路源于冯顺成儿时喜爱。“我从小就爱拆东西,已经被我妈训过很多次了。特别是我妈最爱的钢琴,被我拆坏了没办法修,我妈哭得很伤心,我就立志不仅要会拆,还要会修很多东西,不能让妈妈伤心。”冯顺成说,“后来因为喜爱就循着机会一直走到了现在,我非常开心。”
一路走来,冯顺成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聪明和勤勉。从十六岁学习如何修琴,到如今已经将近有六十个年头了,在上海滩玩音乐的,尤其是爷叔辈的,肯定都听过老西门肇周路上的小广东乐器修理铺。当年,因为喜欢音乐,掌握修理手艺的冯顺成,经常给百乐门的乐手调音、换弦,和百乐门的乐手们熟络后,他跟着学了各式各样的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等等,甚至组成乐队,和伙伴们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巡演。年轻时的冯顺成还和那英、刘欢组队演出过,那英曾称赞,“从来没有和这么棒的吉他手合作过”。
由于冯顺成吉他弹得非常好,又赶上改革开放,有些名气的他就想走出去看看世界是怎么样的,自己与外界的差距在哪里。当时留学需要提交本人录制的音乐磁带,凭着磁带才能办理签证,一年后,冯顺成顺利地前往澳洲音乐学院学习了乐器制作和修理专业。毕业后又随家人前去美国,其间专门从事修琴工作两年多。随后,他出发去南非、泰国、中国香港等地寻找机遇,兜兜转转,最终学成归来选择回到上海。
一门心思修理乐器
技艺绝伦彰显实力
万事开头难。1999年回上海伊始,小店的经营并不顺利。“虽然我以前修琴有名气,但是仅仅在小圈子里,比如说百乐门的一些老的演奏员。除了他们,没人知道我。刚开始我在上海修修传真机、无绳电话,然后就靠这些养活家庭,顺便修一下琴”,冯顺成说,待“小广东乐器修理铺”后来有了一点名气,才开始只接修理乐器的单子,一门心思修理乐器。
这里的乐器有吹奏的、弹拨的、打击的、西洋的、民乐的……问题再大的乐器,到了“小广东”手里,都能够焕然一新。每件乐器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见证了一场变故或一段历史。冯顺成轻抚琴弦,告诉记者:“修理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前任使用者的手温。因为每次弹琴后,手的热度、湿气都会对琴产生影响。”
说起店里的“老祖宗”,冯顺成指指窗口的那把月琴,“从明朝传下来到现在,已经500年了”。说起他最爱的琴,是一把冯顺成自己制作的,模样独特的夏威夷吉他。“当年路过建材店的时候,装修师傅正准备扔掉一段大木头。我跑去一看发现木质不错,便赶紧买来4角9分一包的牡丹烟递过去,把木头扛回家,把吉他做了出来,音色华丽。”如今,无论去哪里,首选乐器都是这把夏威夷吉他。
低调前行回报社会
叮嘱青少年兴趣永随
平日里,这位沪上颇有名气的修琴师,修理乐器之余,还会去养老院做慈善表演,或是在店门口开一场小型音乐会。就在今年5月30日下午,冯顺成和他的乐队,献上了一场音乐会,感谢朋友们22年来的长久支持。他们表演的视频,在网络上“出圈”,点击量破十万,吸引大批年轻的粉丝纷纷来到店门口打卡拍照留念。
他的小店还登上国外旅行杂志的推荐景点,一度“火”到海外。“匠心筑梦,大隐于市”,这是顾客对冯顺成最高的评价。许多人开玩笑说,这位“宝藏”爷叔和小店是值得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冯顺成听后摆摆手说:“我认为今后应当做得更多、更好,去回报社会。”
就在今年国庆前夕,黄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心声讲堂”,邀请冯顺成做志愿讲者。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他为“海上修琴师”。与共和国同龄的他和伙伴们一同,用乐器作为话筒,用音乐讲述故事,分享人生感悟,共度国庆佳节。现场,冯顺成为大家带来《我和我的祖国》等多首耳熟能详的经典乐曲。大家兴奋地举着手机记录着,一起高歌。“一起共庆新中国生日,我很激动。”冯顺成说道。
如今,小店所在地块改造在即。冯顺成说自己不久便会将小店迁至位于老西门古玩茶城的二楼,延续“沪上琴音”,继续服务大家。新店不大,但热爱与追求仍不停歇。冯顺成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玩家”,“我要做到自己做不动为止,这个太好玩了,我就喜欢‘玩’,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玩’。同时,我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让青少年们懂得主动去寻找、挖掘自己的兴趣,如果带着兴趣去‘玩’,就不会觉得非常辛苦,也只有意识到这点后,才不会觉得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崔子润/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