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房、便利店,上海天文馆首个临展带你探秘火星上的衣食住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视频 吴恺/图
人类在火星上能穿平常得衣服吗?能吃到新鲜的肉食和蔬菜吗?火星上能建地铁吗?今天起,到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地下一层,就能沉浸式体验一天火星上的生活——上海天文馆开馆以来推出的首个临展“生活在火星”正式开展。
// 火星上为何要“定制”服装? //
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用艺术语言呈现,这个情景式原创展览带领人们感受一天火星上的衣、食、住、行。展览由“坐标火星”“火星欢迎你”和“致敬火星 致敬航天”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坐标火星”,从火星与地球的对比出发,引导人们思考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火星会是人类在太空里的另一个家园吗?穿过“水手谷”,这一太阳系最深的峡谷,就来到了“火星入境处”,填上“入境卡”,就可以开始这场火星之旅啦。
首先,你得“量身定制”一套航天服。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只有-63℃,最低气温-140℃,远超人类承受极限,且火星上的氧气含量只有约0.16%,而宇宙射线和太阳高能辐射可长驱直入,失压、缺氧、寒冷、强辐射,火星地表的环境比地球恶劣许多,这就是为什么来到火星,你需要一件航天服的原因。
一件艺术装置形象地表现出了这一原因,不同颜色的气球代表地球和火星上不同的环境,背后就是1:1的两件宇航服复制品。在这里,除了可以看到航天员舱外和舱内服装的不同之外,还可以了解很多航天服上的小秘密。比如,舱外服上的字为何是反的?因为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后无法低头,看不见自己身上的字,只能通过胳膊上的小镜子来观看,所以,字得是镜像的。
// “样板房”“便利店”里体验生活 //
穿上宇航服,欢迎你来到“火星基地”,这就是展览的第二部分“火星欢迎你”,通过折叠空间,带领观众从地球来到火星,在“火星旗舰店”“火星便利店”“火星农场”“火星基地”“火星通讯”“火星交通枢纽”等区域体验人类在火星上的衣、食、住、行,观赏震撼人心的火星壮美景象,感受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已知火星的自然风貌。
在这里,你可以看看在火星上,我们可能要住的“样板房”——颇似爱斯基摩人住的半球形空间,是根据2016年底英国论坛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展出的世界上首个火星模型住宅搭建的;也可以了解下在火星上的“交通工具”——由于重力原因,沙尘暴又多,地球上的交通工具可都不太好使,我们要用的可能就是一条“管道”,想象中的“管道地铁”被模拟造出,也是相当酷。
最有意思的当属“火星便利店”,这里有肉食区、蔬菜区,还有“进口食品区”。“进口食品,就是从地球快递过去的食品啦。”工作人员姚蕊介绍说。一排排货架上,还有被挑选出来的在火星上可能适合种植生产的食品——肉食区中,有黄粉虫干和蚯蚓干。“不要看它特别觉得好像不美观,但是它其实是一个高蛋白的食物。这也是目前实验证明两种可以在火星上生存的‘肉食’,毕竟真在火星上生存,不能光吃土豆蔬菜,还得补充点蛋白质。”
“便利店”后就是火星农场,可以直观地了解哪些动植物适合在火星上生存。而在火星便利店里,别忘了开具一张带有科普知识的小票留作纪念哦。
// 展览持续至明年3月 //
在折叠空间“火星欢迎你”展区中,还有“火星旗舰店”“火星通讯”等区域,可以观赏震撼人心的火星壮美景象,感受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已知火星的自然风貌。展览内有以闻名遐迩的火星沙尘暴、奥林波斯山、水手谷等火星景观为背景创作的艺术装置与场景,观众置身其中,可以一窥火星美景,尤其是震撼心灵的火星蓝色落日奇观让人大饱眼福,漂浮在空中向观众招手的巨型航天员区域也成了热门打卡点。
展览的尾声是第三部分“致敬火星致敬航天”,带着古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求索精神,讲述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的不易与艰辛,引发人们思考深空探测的伟大意义,期待未来星辰大海的浩瀚征程。承载千万人的期待搭载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的火箭模型,以及肩负重大科学任务成功登陆火星工作的“祝融号”1:1模型让现场观众零距离感受航天装备,领略中国深空探索的荣光。“下一站星球”则带着大家畅想除了火星之外,宇宙中还可以让我们“移民”的去处。
除了参观体验,展览中还特别配套了两个教育活动,可以参与“火星建筑师”,一起思考和应对火星生活难题,亲自动手建设富有想象力的火星基地,也可以参与“祝融探险记”,发挥想象力,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未来火星车。据介绍,这一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3月2日,后续还将进行全国巡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视频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