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服装设计师的多维度思考
2021-10-17 生活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作为上海时装周推荐的优秀设计师,惠文龙的名气并不算大,但HBEH品牌的粉丝却不少。这个女装品牌创立不到7年,已经傲视群雄,坐上了设计师品牌的第五把交椅。随意挥洒自由不羁的设计,让很多人追随,粉丝们发现这个不拘一格的设计师,可以让他们经常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   思考一   //

中外时尚创造方式为什么不一样?

惠文龙说自己比较“懒”,比如齐耳直发,从17岁至今没有变过;比如职业,读大学时选择了服装设计,就没有想过改行。大学毕业后,老老实实地在服装行业打了10年工。只不过他如今是女装设计师,当年打工却都在男装企业。男装因为标准化程度高,单一产品批量大,因此,企业的运作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模式,这给惠文龙了解和理解服装企业的运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所供职的服装企业,不少都做得比较大,有的销售额十多亿元甚至数十亿元,企业规模庞大。但是,自称很“懒”的惠文龙却开始思考,为什么做到那么大,企业品牌还是有很多人不认?而且,这也是大部分国内服装品牌所面临的窘境。

他决定出国,到英国去看看人家的服装品牌是怎样运作的。在英国,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国内不常见的两件事。一是英国有很多二手服装店,从日常穿着的到顶尖名牌的衣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次,他居然在其中发现了一件二战时期的二手服装。他一脸夸张:“100年前的衣服,想想就令人毛骨悚然。”在英国,无论哪个阶层,出门的行头是一定要的,很多底层百姓没钱时会将自己出门穿的西装礼服当出去,有钱了再赎回来。也有些衣服永远没人来赎了。二手服装店就这样形成了传统。

第二件事,是英国的下午茶。他特别喜欢去那种老的下午茶场所,看那些风烛残年的老贵族,无论当下如何,也一定要端着架子,穿上代表身份的服装,坐在某个固定多年的位子上,喝一口红茶。这也许就是西方时尚行业品牌化发展的原动力,用一个品牌,标定自己的社会阶层和社会价值。因此,做服装,他们首先做的,一定不是服装产品,而是品牌和品牌故事。

回国后,惠文龙开始创业。也许,那一年的英国学习经历,已经让他有所不同。

//   思考二   //

从第四维到第N维的我穿什么?

今年的上海时装周,HBEH要发布一台以中国航天为主题的秀。外行听着高大上,内行忧心忡忡:航天,那么专业的科技行业,如何用服装来表达?惠文龙半开玩笑地说,大概因为自己是延安人,基因里就有红色元素,所以,对一切正能量的东西一概不排斥。特别是中国航天,几代人执着追求,终于一骑绝尘,让他感到很振奋,也很感动。因此,今年年初,他签下了中国航天的IP,开始做联名款。

天马行空是所有设计师的特点。进入设计创意,惠文龙想起了一个他一直很喜欢的物理命题:多维世界。按照物理学的解释,目前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世界是三维的,哪一天当量子学通透了,人类可能可以了解到第四维。惠文龙突发奇想:在从第四维到第N维的不同维度里,我会穿什么?惠文龙开玩笑说,可能会穿裙子?但是,有了这样一个思考和创意的起点,科学成为这一创意的支撑,航天系列就不再是天马行空的空想,而是基于空间维度理论的假设。

惠文龙

设计师 2014年创立品牌HBEH

在HBEH公司的设计室,记者见到了一部分以航天为元素设计的服装。黑白基调,部分银色,与宇航服有几分神似,款式设计大胆,除了机甲感,时装元素特别突出,让宇航这个特别神秘的领域有了T台的高冷。除了秀场服装,惠文龙还制作了一部分航天联名的日常服装。除了秀场服装的元素,部分金属配件的运用和大胆的开刀设计,使得这些服装好看,也好穿。

第N维的时尚思考大概率不会有结果,一直在思考的路上会是常态,但思考的阶段性成果看来还不错,时尚在科学维度的创造也有美丽的花朵。

//   思考三   //

N年后这家公司和我有什么关系?

惠文龙很坦率,他承认自己曾经是一个目标性很强的人,也有创业者通常会有的控制欲。但是,公司开业那一年,他遇到了一连串的波折,在应接不暇的同时,也让他有了思考人生的契机。他告诉记者,一天晚上,他彻夜未眠,一直在想的是,若干年后,HBEH这家公司和自己还有多少关系?自己曾经的设计思想和思路还能不能成为公司品牌的支撑?公司的运营会不会按照自己曾经的想象延续下去?想了一夜,他沮丧地发现,N年后,公司跟他毫无关系,一批新人,按照新的商业规律运行,公司仅有一个名称,或许,最后连名称都改了呢?

一个似乎孕育了很久的想法喷薄而出:既然,这家公司一定会成为新人的平台,那何不从现在就开始呢?惠文龙设想,几年后,这家公司将不再看到“惠文龙”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有潜力、有能力的新锐设计师;几年后,HBEH只是众多品牌中的一个,甚至没有了,但公司平台上星光熠熠。

他遴选出两位表现亮眼的年轻设计师,为他们注册了商标,告诉他们:大胆干,不要去考虑成功和失败。他给自己的约定是,不干涉,不指导,充分信任,让年轻人自由发挥——虽然其实他自己也很年轻。就这样,惠文龙开始了从千里马到伯乐的自我蜕变。以前,他对公司负责,对设计负责;现在,他更多地对人负责,对未来公司有多少时尚大咖负责。

他开玩笑地说,过两年你再来采访,可能就见不到我了。

青年报 杨颖 记者 孙琪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