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港澳台青年走进“魔方公寓”,体验城市“微更新”带来的幸福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街道是可漫步的、建筑是可阅读的、城市是有温度的”,有朋友的地方就不再是远方,租住的一方小小天地是魔都打拼人的避风港。随着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发展转型,这方小天地里又有些什么样的“微更新”?艺术如何完美嵌入城市的“微更新”里?
10月15日,由上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联合沪港青年会、沪港同学会、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举办的“在沪港澳台青年及大学生走访在线新经济企业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了魔方公寓。30余名来自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港澳台青年及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们的这个滑梯是专为成年人设计的,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尝试。”在参观魔方公寓的过程中,很多有趣的细节设计吸引了在沪港澳台青年们的注意,例如公寓入口处的银色炫酷滑梯,滑梯下琳琅满目的海洋球,以及蜿蜒而下的阶梯。也有参访青年禁不住趣味诱惑踏上了健身房里的“仓鼠跑步机”,瞬间变身萌萌“小仓鼠”,可爱至极。此外,造型别致、新手友好的“圆筒乒乓球”也引得不少青年驻足打量。
在介绍的最后,魔方公寓产品设计经理徐丹表示:“有颜值、有社交,舒适、安全,这样的生活,有模有样。”随后,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师刘芷佩在沙龙上分享了三个城市“微更新”经典案例,包括社区更新类的“东照晓亭”,文化保护类的“鲁迅故居”以及室内功能服务类的“盛邦党群服务站”。其中,经过“更新”的鲁迅故居外,夜色里布满点点星光的小道宛若璀璨星河,给在座的在沪港澳台青年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进魔方公寓,沪澳青年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黄彦琳表示自己收获满满。“城市‘微更新’不只是改善旧的东西,它还包含更多的含义。”黄彦琳参访后有了许多关于自己工作的启发,此外,她说最赞赏魔方公寓为年轻人们提供的社交环境,因为它为年轻人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激活了城市里的年轻活力,从而又反过来为城市更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因为城市‘微更新’而变得有温度,在这座城市里闯荡拼搏的年轻人们也会因此而感到幸福。”黄彦琳告诉记者。
已经参与了两次“在沪港澳台青年及大学生走访在线新经济企业系列活动”的台湾青年吴尚儒说最喜欢这次活动,因为最“接地气”,也因为与他自身的爱好不谋而合。他喜欢有美感的东西,喜欢设计师刘芷佩分享的艺术与人文解读。吴尚儒业余醉心学生的艺术教育,自己平时也爱在上海四处闲逛,观察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他发现松江九亭的一个工坊经过“微更新”变成了受年轻人欢迎的办公场所,“我觉得上海在修旧如故这方面做得蛮好的,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是新的才是好的。”吴尚儒说。
“这次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毕业后的生活和工作规划提前打下了一些认知基础。”来自沪港青年会的许安琪是一名大三学生,她觉得魔方公寓的很多设计很有创意,也很新奇,其中“仓鼠跑步机”和“圆筒乒乓球”最令她印象深刻,更新后的鲁迅故居的美感也令她大为震撼。
本次走进魔方公寓是“在沪港澳台青年及大学生走访在线新经济企业系列活动”的第四站,该系列活动是上海共青团服务在沪港澳台青少年的品牌项目,旨在让在沪港澳台青年感受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全面展示上海在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方面的积极作为,鼓励在沪港澳台青年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贡献。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