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被医学耽误的演员”?为了科普,这群上海医学青年拼了……
2021-10-1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在刚刚举办的第八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决赛现场,上海医学青年们“脑洞大开”,不仅参赛作品科普“纯色”十足、表演功力也堪称专业,令观众惊呼这些医护人员简直是“被医学耽误的演员”。

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科普同样如此。专家呼吁,搭建平台、体制激励,多措并举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普工作,不仅为科技创新献计献力,更让年轻人们在科普工作中拥有“归属感”。

 // 找准切入点 // 

个个都是大众最关心的话题

“果汁比饮料健康”“饮料不健康的理念”被大众熟知,殊不知水果含有丰富的果糖,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再加上果汁饮料多会添加糖和添加剂来增加人们购买的欲望,因此有研究发现,每天仅喝100毫升的纯果汁,罹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18%!

在这场以“科普,让知识拥抱健康”为主题的决赛现场,医务人员们等以舞台剧、脱口秀、小品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入大众最关心的科普话题。

“近年来,本市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科普热情连年看涨,本次大赛收到作品932项,创历届之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上海市卫健委指导,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承办的这场比赛历时5个月比拼,最终经专家评选,有17组参赛作品进入决赛。经现场激烈角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小幸运”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的“报告、报告是个谜”获得大赛一等奖。

作为本市首个医学科普类大赛,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成为上海青年医师展示自我、展示科普能力的重要平台,成为了青年医学科普能力成长的助推器。

 // 健康科普 // 

成为每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

上海医学青年,正用科普这种方式护佑着市民的健康。

按照“十四五”规划,沪上医院纷纷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医院发展战略,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道路上,努力打造“健康促进主阵地,助力健康上海发展。”“科普惠民”一直是上海市医学会的重点工作。

“鼻出血可以仰头止血吗?”“无糖饮料真的不含糖吗?”不久前,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科普团队针对一些常见的“健康科普谣言”,开展《白衣天使灭“谣”记》系列科普作品的创作,通过老百姓更易接受的短视频、舞台剧等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呈现。在此次大赛中,他们的作品拿下了比赛的三等奖。

医学科普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还在于造就和培养一支能“科”能“普”的队伍。今年,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下设一支由30多名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科普宣传团,鼓励更多的医生、护士加入科普队伍,营造全员科普的浓厚氛围。

 // 一起努力 // 

激发青年生力军的科普活力

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科普同样也是这样。

在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中,参赛作品的质量逐年提高,每年的比赛竞争激烈的程度与年俱增,每届选手都会观看前几届的比赛视频,这个参赛过程也激励着青年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突破。

记者了解到,上海正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培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队伍和人才,同时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将健康科普工作纳入医务人员日常业务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核内容;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年度活跃指数”“媒体健康科普年度影响力”等指标,持续发布相关报告。

搭建平台、凝聚共识、体制激励、情怀护航,多措并举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科普工作,不仅为科技创新献计献力,更让年轻人们在科普工作中拥有“归属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