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亿观众致敬最可爱的人,“长津湖效应”来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一路高歌猛进,史诗战争巨制《长津湖》目前票房已破50亿,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跻身中国影史票房三甲已成定局。狂刷各种纪录的同时,最让片方和公众欣慰的是,目前已有超1亿人次的观众,走进影院感受了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史诗,一场 “长津湖效应”热潮席卷全国。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在即,当下观众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最可爱的人,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电影《长津湖》上映20天,截至目前已有1.05亿人次观影,并一直保持着超高口碑。有观众评价:“看完第一感觉就是,终于明白前段时间接回人民志愿军遗骸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礼遇对待了。”
《长津湖》给了民众一次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绝佳机会,让年轻观众真切意识到,正是因为伟大的志愿军战士当年在战场上的前赴后继、奋不顾身,才有了此后几代人的安定和平。“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这是《长津湖》中最有感召力的一句台词之一,而这份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声,也得到了如今后辈们的真心回应:“谢谢你们的不顾一切,才有我们现在的繁华盛世。”在任何平台打开《长津湖》的评论区,这样的留言数不胜数。
伴着电影的热映,银幕亮起后,观众们表达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缅怀,一场 “长津湖效应”热潮席卷全国。众多民众在观影后自发前往烈士墓前献花,更有民众在杨根思烈士墓前摆放歼20模型告慰先辈;还有人在菜摊上摆上了“如今土豆管够”的横幅呼应先烈当年的艰苦。电影《长津湖》引发的是一场全国民的纪念,是对那次战役、那场战争以及一切人民英雄的纪念。
电影《长津湖》真实还原了71年前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影片引发的全民共情,是浓烈的爱国热情,这也正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朽传承的体现。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志愿军们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电影《长津湖》中所传递的这份精神也被观众感知,有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表示:“当年中国军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能打败美国,那现在的中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不少观众认为,随着国家的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越来越强,《长津湖》这部电影更加激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英烈们以生命写就的精神史诗,如明灯般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