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患胃癌!年轻人,别和自己的健康过不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只有13岁,最年轻的肠癌患者只有14岁?近几年,不少医院门诊中出现了不少年轻病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诊的最年轻的胃癌病人仅13岁。
这种现象是不是预示着胃癌发病年轻化?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上,专家们一致提醒,年轻人们,外卖、宵夜这些都尽量少吃吧!对于胃癌,早关注、早筛查、早诊治才是提高预后的重要手段。
胃癌年轻化?年轻患者屡屡出现
“在我碰到过的癌症患者中,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只有13岁,最年轻的肠癌患者只有14岁。他们既没有胃癌家族史,也没有一些高危凶险因素,为何还会得胃癌?追问下去,原来是生活习惯带来的。这位最年轻的胃癌患者,平时爱吃成品或半成品食物。而其他一些年轻胃癌患者中,不少有经常点外卖、熬夜的生活习惯。”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说,上海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6000例,但大部分仍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过,确实出现了一些低龄胃癌病人,没有家族史等遗传高危因素,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经常吃外卖,熬夜。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好,有本钱,肆意挥霍,是极其不理智的。嗜好熏烤油炸、高盐高糖高脂等饮食习惯以及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日夜颠倒,甚至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诱发疾病。
同样,在本次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看来,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域,这与人种、传统饮食习惯有一定关联。像是泡菜、咸肉、火腿、熏鱼等食物,长期食用都易致癌。还有在国人中发病率很高的幽门螺旋杆菌,也是世卫组织早已明确的胃癌高致病因。
年轻人,别和健康过不去
我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有50万人确诊胃癌,将近40万人死于胃癌。胃癌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息息相关。
朱正纲教授介绍,相比欧美国家,中国的胃癌早期诊断率明显偏低,在一些基层只有10%,这是胃癌整体诊治预后生存期偏低的主要原因。无论药物、技术如何发展,中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始终不容乐观,如何让筛查关口前移,仍是胃癌诊疗的重中之重。
胃部是一个空腔器官,早期病变并不一定有症状,因此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应建立胃肠肿瘤早关注、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治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由于一些市民“谈镜色变”,对胃镜检查充满畏惧,上海的医学人员正在尝试和探索接受度更高且更廉价的筛查方式。在上海胃癌相对发病率较高的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瑞金医院与市疾控中心、崇明区中心医院等合作建立了胃癌筛查点。受检者只需口服超声造影剂,做一次无创的腹部超声,即可完成胃癌初筛。这种“把高危人群请进来”的就地筛查措施既经济有效,对于老年人群又更为容易接受,10年来,该项目已完成对60余个自然村、一万余名常住人口的胃癌筛查。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张俊说。
除此之外,专家们提醒,年轻人珍惜自己的身体,在该吃饭的时间好好吃饭,别让胃空等,别乱吃伤胃的药。戒烟酒,因为烟酒对肠胃的刺激非常大,会加重胃溃疡、慢性胃炎。放宽心,整天愁眉苦脸的,胃也不好受,保持良好的心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