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面人动起来,探索非遗无用之用
2021-10-31 生活

张书嘉表示,现在的面塑技艺有着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在面团的原材料配比上可以更广泛地互相探讨。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她,一头时髦干练的齐耳短发,从外形气质上就是大都市一个时髦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这位80后已在非遗教学路上踽踽独行了十余年,是上海面塑第三代非遗传承人。2006年,上海面塑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张书嘉参加一档创业选秀综艺比赛,凭借面塑教学项目披荆斩棘夺得桂冠。

张书嘉面人作品《睡宝》。

甘愿做孩子们的“盲盒”

十岁时,她在城隍庙撞见正在捏面人的赵凤林,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团变成栩栩如生的面人的全过程,师徒关系就此生根。赵凤林正是上海面塑开创者“面人赵”赵阔明的女儿,张书嘉跟着师傅从面团都不太会捏开始,逐渐掌握了揉、捏、搓、捻、拧、挤、掐、拉等手捏方法,以及挑、拨、按、粘、嵌、刮、戳、滚等一系列工具使用方法。

手艺精进后,又开始琢磨面团调制配比和面人颜色构成,完成了临摹、创作和思想表达的三个重要阶段,不久就成为了赵凤林所带的面塑班里技艺最娴熟的学生。可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什么突然没有人了?”张书嘉眼看着同学们陆续放弃面塑,最终徒留自己一人。因此,如今在自己用比赛奖金创办的面塑教学工作室里,这些家长的疑问早在她的意料之中,而面对如此斩钉截铁的“无用”回答后仍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学面人的家长,她有着比对学生更高的要求。

“虽然面塑很无用,但我们说的无用并不是真的无用,它仅仅作为一个外观上的逻辑都承载了很多知识,恰恰是这种无用,才是真正的力量。”在她看来,跟着她学面塑的学生基本上没有被逼着来的,而是由于他们自己本身喜欢捏面人。但仅仅有这份热爱远远不够,更需要家长支持他们持续性地做这件“无用”之事,所以她一再主动跟家长们交流,耐心传递这“无用”背后的含义。

在长宁区天山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的张书嘉面塑工作室外走廊,传承中心里孩子们的面人作品陈列得琳琅满目,其中不乏歪歪扭扭的初级班作品。“那些话对家长也不是随便讲讲,因为孩子们第一次决定坚持做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而由谁来开启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就像一个盲盒。”显然,张书嘉愿意做孩子们遇到的那个“盲盒”。

《56个民族大团结》是张书嘉早期完成的大型作品,在构思阶段翻遍报纸、杂志和画报,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风俗资料。

非遗创业路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参加创业选秀前,张书嘉已经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家化做了三年市场营销。与其他从事设计工作的同学不同,她在就读期间就思考着传统工艺这一领域的市场机遇,甚至连毕业论文就想着如何推广面塑这一传统文化。当时的题目为《中国民间艺术如何市场化》,彼时“非遗”在市场上尚处概念成形之初,还未兴起波澜。对于从小接触的面塑技艺,她胸有成竹,孩提时代就以文化交流的身份在国际比赛中载誉归来。而面对甚至还未被重视和列入保护范围的民间艺术,如何让它们重新流动起来,她心里也没有底。

她把非遗技艺当作创业敲门砖之时,创业热潮也还未席卷而来,因此更像在两头同时第一批“吃螃蟹”,这或许是一件充满冒险的事情。她告诉记者,创业前三年的确相当困难,拿着税后八十万元的创业奖金,不仅不能辜负投资人,还要迅速让资金发挥“造血”功能。2007年,张书嘉创办面塑工作室,第二年就自编了教材。当时除了自己只有一个接电话的小助理,一开始的宣传也没有见效,没有人来报名。对着上海高昂的房租发愁之际,先前在创业比赛上收获的粉丝们闻讯赶来了,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为张书嘉凑成了第一个班级。

回想至此,张书嘉充满了感激:“当时有个粉丝自己没有时间,便让她妈妈带着她女儿来我班级报名,于是就有了奶奶和孙女一起学捏面人的有趣现象。”这些从2007年跟着张书嘉学捏面人的小朋友如今都已长大,不少人都坚持学了十多年。现在,张书嘉根据直接的教学经验把课程体系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综合班,从初级打基础到进阶为高级班,通常需要五六年的坚持。

很多年前,非遗文化还没有像现在如此积极的大环境,张书嘉主动把面塑推进校园却屡遭碰壁,到如今成了学校里的“秒杀”课程。她运用非遗教学的智慧,一步步带领大家走向她探索非遗之旅的秘境,不断扩展非遗的意义,让原本口耳相传的非遗技艺变成一门有着严谨教学体系的课程。同时,她也在追寻与探索非遗的公益领域,为美术老师、全职妈妈、残障人士赋能,除了技艺的“溢出”效应,更多的是构建了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

动起来的面人一周点播量500万

“我认为孩子们如果从小接触过这些非遗技艺,对他们的成长就会有帮助,尤其是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和认可。这是没办法强加的,如果懂这些东西,自然有机会去呈现这些文化。”张书嘉介绍,未来会在面塑的基础上,整合剪纸、皮影、刺绣等其他非遗技艺进行多重跨界体验。

今年上半年,张书嘉就带着一批平均年龄在十岁的孩子们让面人动起来,以上海弄堂为背景讲述红色故事,捏出伟人们的原型面人,拍摄成八集动画片播放。首周播放量突破500万,虽然这不是张书嘉第一次以面人创作动画,但她直呼这数据是惊人的,甚至带着审慎的眼光去看待,“非遗现在正需要被年轻人关注,我觉得这个数据证实了这样的一个呈现方式是有效的”。

张书嘉全程与孩子们一起捏面人,除了完成这件“分内事”外,还要以一个项目的艺术策划的角色参与其中。最后两集更是以长宁区的红色资源创作的,她带着孩子们实地走访历史地标,与他们探讨每个角色当时在哪个年龄段、以怎样的着装呈现,甚至会在反派角色的脸上加个痦子。“这个创作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那段历史,然后用手艺把它概括出来,发挥每个人的艺术理解力。”张书嘉介绍,传统的面人完全不需要考虑动起来的状态,但由于要拍成动画,因此同一个角色的面人通常需要做3到5个,最多甚至可以达10个。

她拿起工作台上一个手里拿着糖葫芦的面人,“比如人物正在吃这串糖葫芦,吃一颗就会少一颗,身体也会呈现跟着变化的状态”。让面人摆不同的动作,动作又要符合动态逻辑,是与孩子们交流中最大的难点。张书嘉借助人体结构学的辅助,在面人的肢体表达上,让它们尽量浑身都是戏,哪怕单纯将头部简单地移动,都在故事中达到最大的丰富度。张书嘉强调:“在做动画时,面人不需要多精美,甚至可以‘拙’一点,重要的是整体视觉呈现。”因此,这群参与动画制作的孩子们中,还有不少初级班的学生,他们只要捏几棵白菜也能参与这项面塑“盛事”,让非遗文化尽可能动起来,绝不能任之僵化。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