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不老,进博同款=爆款,长三角青年有了广阔天地
2021-11-10 青年

长三角青年在进博会上作展示。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11月7日晚上,吴振飞又给父亲吴建华打了个电话。因为疫情关系,吴振飞今年没法来参加第四届进博会,只能远程连线,每天从父亲那里了解展台的情况。 

吴家父子是江苏苏州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是一家做丝绸制品的老字号,今年已是第三年来上海参加进博会。前两届,吴振飞都是和父亲一起来的,今年没法到现场,他有些焦虑。对于他来说,进博会的意义不一般。

  走出去  

90后带着老字号走出小镇

吴振飞1994年出生在苏州吴江盛泽镇,那里从明朝起就是中国四大丝绸之乡之一。父亲吴建华做了一辈子的丝绸业,但他也看得很明白:“现在年轻人愿意从事我们传统丝绸业的已经不多了。”

然而这样的顾虑在进博会中被彻底打消。2019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尽管是个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格子间,这家来自江苏小镇的企业却被不少国内外展商看中。

合作水到渠成。去年和今年进博,由两位外国设计师设计的包袋都已上架。产品在去年进博会上被一抢而空,今年进博2天时间销售额过6万。

“我们是一家小镇企业,乡下的小厂,来上海参加进博会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也转变了观念。如今我们的包袋产品都能送到伦敦、西雅图去销售。”吴振飞觉得既骄傲又兴奋。不仅仅是卖货,进博会让他感觉自己的眼界和心胸一下子被开拓了。老字号的东西就一定是“老”的吗? 民族品牌就一定和时尚搭不上边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进博会打开了一扇窗,让本来犹豫的吴振飞有了坚定走下去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是不会骗人的数字和实实在在的人所带来的。”他如今的心愿,是和父亲一起,让家乡的宋锦火起来。“博采众长,多元开放,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给自己设限?”他说。

  请进来  

四年经历让他“野蛮生长”

浙江宁波亚昇祥总经理张鹏已是进博会的“四届元老”,但每年进博会都依然能带给他不一样的激动。“每年进博会,我们都会收获一些经销商,也能跟老朋友见个面。”每次进博会结束,他的“进博同款”总是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订单。“进博二字就是个很大的IP了。”

张鹏代理的是捷克水晶。三年前,在首届进博会上,捷克国家馆开馆第一天,曾经遭遇过一次“样品危机”——一只漂亮的波西米亚水晶鞋刚从柜子里拿出来,就被热情的参观者买走了。

进博带来的效应让订单如雪片般增加,而因为疫情关系,捷克水晶工厂生产受限,很多产品供不应求,所以一些爆款早早售罄。他手头工期最长一款产品,甚至已经排到了明年9月份,“进博同款”更是热门产品。

“进博结束,我就要去忙双十一了。”张鹏去年开启了线上旗舰店,短短一年,线上销售额已经涨了15倍。四年进博给他一直以来从事的进口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进博会所展现的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中国的广阔市场,正是张鹏“野蛮生长”的最大底气。

  “双向”循环  

进博效应在长三角多点开花

从展品到商品,参加进博会的参展商会发现,从上海出发,就可快速抵达中国其他市场。在进博会舞台上“首秀”的产品,在上海发芽,于长三角多点开花,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中。

吴振飞和父亲第一次来进博会时,江苏的非遗老字号代表企业仅有他们一家;第二年,增加到了两家;今年第三年参加,江苏非遗馆的企业已经增加到了10家。“明年我们肯定还会来,我还希望能让场地再大一点。”吴振飞说。

而在张鹏看来,连续四届,从最初外国展商小心翼翼到如今的主动求合作,进博会正在成为推动全球商品和服务对接的桥梁。

进博会,让很多像吴振飞这样传承着传统企业的年轻人更积极地“走出去”,有机会进入国际视野,收获更高质量的合作机会,甚至走出国门,改变产业生态。进博会也让很多像张鹏这样长期做着“引进来”工作的年轻人,找到了更有成效的方式,激发更多创新思维,收获到更多认同。

首届进博会开幕当天,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上海如一根纽带,始终紧紧牵引着长三角区域间的连接,而年年相约的进博会,将影响到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多。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