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国际上展示可亲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是这么做的
2021-11-1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如何用世界通用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出品”的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探索。11月10日,《行进中的中国》新一季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正式启动。“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20余年,这次在《行进中的中国》中将从纪录片导演转做主持人,我会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中国的国际形象可亲可信。”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罗飞(Arthur Jones)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说。

 // 强强怎么合作? // 

为迎接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纪念“中国梦”提出十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台与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强强联手,合力做强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这一国际传播品牌。《行进中的中国》新一季共5集,每集30分钟,聚焦中国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等主题。通过外籍主持人深入现场的观察和采访,以鲜活的人物故事,生动的案例,讲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人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如何应对各种难题和考验,旨在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向世界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中国智慧。

此次《行进中的中国》项目是SMG与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在纪录片领域的进一步深度合作。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副总裁、东亚和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双方以及外籍主持人一共“三方”,将在前期创作阶段就开始紧密合作,“过去的中外合拍,国际机构往往会更多扮演‘空降兵’的角色,也就是外国的制作团队来到中国拍摄节目,再回到海外完成剪辑工作。如果节目只是针对海外特定观众,那这样的制作方式是行得通的。但是想要真正触达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全球受众,就必须和像上海广播电视台这样的顶尖中国机构合作,让节目真正在中国本土完成‘国际制作’的使命。”

承制的SMG纪录片中心派出了实力团队——陈亦楠工作室,该团队曾制作过《中国面临的挑战》《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等重大纪录片项目,并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双方团队将密切合作,针对国际社会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一系列开放性提问,比如:中国制度是如何运行的?中国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吗?中国的科创为谁服务?中国对生态治理的承诺能实现吗?中国人能共享发展成果吗?摄制团队将跨越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北京到粤港澳大湾区,从贵州黔东南到云南西双版纳,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到海南国家公园,从江西鄱阳湖到上海临港自贸区,全面解读中国区域经济带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前沿尖端科技的应用、生态环保治理、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

 // 更客观地描述中国 // 

“在中国选题上,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能更精准地理解观众的需求以及主题内涵。我们 Discovery擅长从感官和视觉上来讲述故事,用全球通用的话语体系和节目逻辑来架构,以符合全球观众的收视需求。”魏克然说,他们将这种合作讲述中国内容的方式,称为“用世界的语态,说好中国故事”。

外籍主持人罗飞对此也极为认可。这位英国纪录片导演,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专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20余年,曾为众多国际媒体集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进行拍摄工作,代表作品包括纪录片长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等。“很多中国的社会议题,我都听说过,也看到过新闻,比如高考,但我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也不能说真正了解——就像你一直在使用手机,可是你并不知道手机的制造和内部结构,你不能说你是真正了解手机的。”他告诉记者,“只有你真正走进去,你才能有准确的认知。”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告诉记者:“纪录片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方式。上海广播电视台是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海派纪录片’的特色长期以来受到海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而《行进中的中国》最被称世界所称道的,就是它的客观。对此,罗飞说,自己的“旁观者”角度,是最合适的,也能让片中所讲述的议题,更让不同立场的观众信服。

此外,记者获悉,新一季《行进中的中国》制作完成后,将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计划与2022年7月前后在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旗下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频道和新媒体同步播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