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青年人民城市实践团”纳入典型案例,探索青年组织新形态
2021-11-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徐汇区内科研院所、文艺团体、高等院校众多,全区常住青年占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人民城市人民建,而青年也是人民的主力军。通过系统化设计、社会化动员和圈层化运营,徐汇团区委探索建立了一个“徐汇青年人民城市实践团”,下设六类志愿者。而他们的名字也相当潮:青年红色讲解员、青年职业体验官、青年“水滴”志愿者、青年创业合伙人、青年社区营造师和青年文化星推官。根据团市委关于县域共青团改革进展报告要求,团区委于近期报送了探索青年组织新形态的典型案例,目前该典型案例已被收录,转发各区学习。

明明社区、学校、楼宇里的青年很多,可是大家还是经常发出“青年去哪儿”的疑问。在徐汇团区委相关负责人看来,成立实践团的初衷,就是聚拢青年力量,持续拦蓄专业对口、思想活跃、具有潜力的优秀青年,进一步充实徐汇共青团工作力量。

据了解,实践团的六大类志愿者的分类并非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前期团区委面向全区各行业各年龄段青少年开展调研,最后才出炉了六类又潮又IN的志愿者名录。

徐汇青年人民城市实践团成立了,青年的报名热情高涨,但会不会志愿者仅凭一腔热血,参加过几次活动后,就没了下文。于是,团区委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做实做细青年实践团的管理、运营、评价、激励、保障机制。

为了吸引更多的各类青年参与。团区委动员全区33家区属团组织广泛举荐青年骨干。对部分重点行业团组织开展调研走访,挖掘骨干预备人选,鼓励参与实践团建设。

比如,团区委与区教育局密切合作,鼓励、推动区内50所中学中职的青少年参与实践团的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又如,团区委主动对接复旦、华东理工等13所高校团委,建立“区校联动平台”。再如,团区委与拥有大体量园区楼宇的区域单位和区属企业积极沟通,在园区内部形成青年实践团宣传效应。截至目前,已招募到各行业、年龄段青年实践团骨干300余名,总体成员逾4500人。

据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团区委聚焦青年社交“圈层化”特点,通过社群分层管理。“我们通过‘全周期’社群管理模式,通过明确社群运营规则,实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提升实践团的品牌标识度和青年的体验满意度。建立‘伙伴式成长’跟踪培养机制,强化实践团成员的身份认同。”

此外,实践团还采取了“小而精”的社群运营团队。每个实践团配备“1+2+3+N”的核心团队,包括一名群主、两名执行、三名专家和N名组长。严格控制实践团的人员规模,并定期清理不活跃成员。甚至还与付费自习室、换装体验馆等青年聚集场所进行联动,向青年长租公寓、外卖小哥集合点等青年工作生活点位进行辐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