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陷入消费陷阱了吗?这部喜剧击中了当代青年人的消费观
2021-11-22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钱真是个有意思的东西,真的!这些小小的纸片有那么巨大的能量,可以左右我们的生活,真是不可理解。”“生活就像一场猎狗赛跑,你必须尽全力跑得靠前一点。”“我们都处在困境里,每个人都是。对不起,你们都不是坏人,你们不应该落到这么惨的境遇里。”……

看到舞台上这些台词,是否也击中了同为职场“沧海一粟”的你?目前,一出揭示消费陷阱的爆笑喜剧《圈套》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该剧将作为演艺大世界·第七届上海国际喜剧节展演剧目于12月8—12日亮相中国大戏院。

日前,记者在排练探班中也对这些堵点和笑点颇有感怀,那些人性中贪婪的小欲望,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了不小的“消费陷阱”,看似轻松的爆笑喜剧,内核却击中了当代青年人的消费观。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身为同龄人的主创如何看待《圈套》背后的隐喻。

  黑色幽默背后希望发人深省  

黑色喜剧《圈套》描写了贷款公司的四个职员,表面是光鲜亮丽的金融人士,私底下却是负债累累朝不保夕的底层员工。政府新政即将颁布,公司老板随时跑路,而这四个人,面对消费陷阱和赌博恶习带来的财务危机,同时看上了公司的保险柜……

舞台上,四位演员绘声绘色地呈现了一家金融公司里的“众生相”,员工因为等级不同,在钱款分配上也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等级意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愿意成为别人嘴里的肉?”“房贷有多可怕,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把我所有的钱都吞了进去。”这些当代年轻人在生活里遇到的困境和经济危机,都在舞台上找到了相应的参照系。大家在这些夸张的表演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的不易。

“让我们清醒地面对消费陷阱……对于金融其实我是比较陌生的,我没买过股票,信用卡也只有一张。但是剧里的很多情节台词,和我们现在社会很多现象都很类似。这是我感兴趣的。我现在选择剧本,都希望是故事和我们自己所处的社会现状有连接,而不是完全地去排一个他国的、他人的戏。 能够找到内在的连接感对我来说很惊喜。”《圈套》中文版导演王芳如是说。

王芳认为,一部喜剧的第一要义是好笑,而好笑背后则要引发当代人的思考:面对明显的“消费陷阱”你会如何选择?她希望,每个观众都可以看到或者是感受到不同层次里的细节,而不是由创作者去主观灌输一些东西。

  希望传递一种朴素的青年消费观  

在戏中扮演这家借贷公司高管Meryl的周欣蕤,是一个非科班演员,本身她就来自于金融行业,因此对剧中角色的拿捏,也包括台词背后的消费逻辑深有感触:“Meryl是一个完全被金融价值观洗脑的公司高层,最后发现自己就是那个自以为智商很高,却迷失在金钱世界里的悲剧人物。”

该剧中文版编剧王丹卿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里的一段话,可以说是完美地表述了这些问题的内核:“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微少的。”

而该剧主创在喜剧表象背后想传递的正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青年消费观。“虽然这是一部英国剧作家的翻译剧本,但是中国的年轻人也能在剧情中找到相类似的共鸣,我们也会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提问: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都欠债,都有‘拆东墙补西墙’的类似经历?借助该剧我们希望让年轻人重新思考:你是否被‘物质生活’所绑架,过度消费真的可以为你带来更好的生活吗?” 王丹卿补充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