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民心工程”向困境中的未成年人伸出援手
2021-11-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今年3月15日,精神病人石某与父母石某某、胡某某发生争执并持菜刀砍切二老,其父被砍至死。石某的两名未成年女儿虽躲在柜中未目睹惨案但全程听到案发声音,造成较大心理影响,尤其是大女儿有厌学、自伤等中度抑郁症状,被害家庭也因案致贫……在这支离破碎的一家面临绝境之际,司法救助“民心工程”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11月23日,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近年来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中,重点关注困境未成年人与困难家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

专人排摸线索,突破传统程序

记者从奉贤检察院了解到,该院将司法救助案件办理作为“检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控申部门会安排专人排摸并接收全院在办案件救助线索,第一时间跟进案件当事人情况,详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将案件线索导入救助程序。积极突破传统救助阶段,探索在检察环节各个诉讼阶段协商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如上述胡某某申请司法救助案,即为今年首次对强制医疗审查阶段的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

奉贤检察院还为该案组成专案工作小组,考虑被害人因案致贫且涉未成年人,故将该救助案件优先办理。控申部门检察官了解到申请人胡某某家庭情况后,协同承办检察官二次前往胡某某户籍所在地村委会上门了解其生活现状,并主动告知国家司法救助的相关政策,简化胡某某的申请手续。该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姚倩男介绍,案件的司法救助工作一般会在10个工作日内开展,而胡某某申请司法救助案用时仅3天,就完成了45000元救助金的审批和划拨。

避免“给钱了事”,让司法救助落到实处

据该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王春燕介绍,鉴于本案被害家庭因案致贫,且尚有两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陷入困境,而国家司法救助金又是一次性经济救助,为避免“给钱了事”的简单做法,奉贤检察院先是主动联系民政、妇联等部门,帮助胡某某家庭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这个困难家庭送上每月4400元的补助。其次,经与区教育局沟通,了解相关学费减免政策,为两名学龄儿童后续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鉴于两名未成年人急需心理疏导,该院主动与区心理咨询师协会沟通联系,制定详细心理咨询方案,并另给予心理救助费用人民币5000元。

在办案过程中,姚倩男发现,并不是所有个案都能实现让身处困境的当事人得到司法救助,需要检察官来做一定的沟通和告知工作,“我们会排摸在办案件中符合救助的线索,并主动告知当事人有司法救助这一政策,有些人经过了解后就会申请救助,但也有些人会碍于面子等原因而拒绝司法救助”。

甚至,有些人不接受司法救助是基于一些正能量的理由。该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王清献曾在办案中遇到过一对夫妻,靠辛苦打工积攒了10万元,结果一朝被骗,该案可以申请司法救助,却遭到了拒绝。这对夫妻告诉检察官,他们只需要从骗子手中拿回钱款,不要国家的钱,因为国家还有很多地方更需要用钱。王清献告诉记者,这时候就需要检察官对当事人进行司法制度和政策的清楚告知。

与脱贫攻坚、未成年人保护紧密结合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来,该院共办结司法救助案件48件49人,发放救助金人民币76.2万元。司法救助案件的救助人数和救助金额均逐年递增,2021年较2019年分别增长100%和162%。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司法救助与脱贫攻坚、未成年人保护结合更加紧密。

该院深挖“因案致贫”和“因案返贫”等线索,累计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原贫困户共计5批5人。2021年,救助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8人、涉案困境未成年人2人,共计10人,占全年办理总数的43.48%,同比增长400%。此外,在司法救助工作中深入落实系统思维,探索推进多元化救助体系。2021年,发放救助金的同时,开展心理救助、技能培训、社会救助的共计12人,占全年办理总数的52.17%,同比增长500%。

据悉,奉贤检察院已初步建立“一盘棋”的司法救助工作格局,形成较为系统的线索移送、受理登记、后续反馈等工作机制,司法救助案件全流程办理,各部门间衔接流畅、配合默契。

拓宽渠道,内外联动,推动建立多元化救助体系。化检察司法救助“独角戏”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为救助人纾急困、解“心”忧、共成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