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基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上海高校这样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1-11-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11月25日上午10点,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堂“材料制造数字化技术基础”课正式开始,除了专业任课教师,课堂上还有学校网络信息中心“交我算”团队的老师从旁辅助,她通过运用软件,带领学生们体验材料数字可视化,不但能计算成千上万个原子,还能看原子的构型结构甚至是操作原子。

这是上海交大数字化转型在教学领域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为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建设,各大高校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转型发展,加快变革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组织形式,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

  “交我算”平台支撑科研创新助力课堂教学  

“从技术支持走向理念融合”是上海交大数字化转型的教学实践目标。副校长奚立峰介绍说,转型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思政育人随之而来的变化,将成为校园数字化生活圈的新亮点。全维度的支撑在线学习将为学生建立“一人一册”、为课堂存储“一课一档”,真正实现从课前教务管理到课后评测分析,全流程云上完成。与此同时,交大依托自主研发、自主管理的“交我办”和SA应用软件,实现了数字化赋能思政育人和学生管理服务。

教学理念上,交大突破性探索将“数字化思维”融入学科教学。奚立峰表示,交大的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从本科开始就可以接触最先进的计算思维,就开始实践云计算、高性能计算、AI计算能力,真正接受一种跨领域的交叉培养,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将已具备较完整的独立创新实践研究能力,成为兼具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科研转型意味着要从传统的赋能支撑向核心驱动转变。自2013年开始,上海交大就建设校级计算平台,力争在核心关键领域,解决科研服务需求。2020年,交大初步建成了“交我算”计算平台集群,聚合算力达到50PFLOPS(千万亿次,世界一流水平)。目前,“交我算”平台群已在服务学校高精尖科研创新,迄今累计服务一级学科20个以上、高水平论文400多篇、科研项目超过600个。

学校网络信息中心相关老师介绍说,科研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支撑科研,就是提高效率、减少试错的时间成本。比如,某个科研项目,需要大规模的计算,如果是老师自己编写程序计算,可能要4个月才能得到计算结果,而如果依托“交我算”平台把计算过程加速,可能只需要几天。“通常情况下,(平台)能把计算时间缩短10倍左右,最大时能缩短3万多倍,这样就能通过计算来大大缩短科研试错的时间成本。”

  每天产生的数据相当于新建一座图书馆  

一所大学有多少个信息化系统?这些系统每天日常采集的数据有多大?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说,以上海大学为例,通过适当归类,例如把400多个网站归为一个网站群平台系统,“我们有45个系统,包含700多个业务流程,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大概为100T,大体相当于学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也就是说,每天产生的数据相当于在学校新建一座图书馆。

以往由于缺乏系统治理,多个统计部门、多种统计口径、多个业务平台、多种数据接口等带来一系列问题。近期,学校统一谋划信息化大平台的升级、整合与优化,通过构建一数一源统一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取得了不少效果。

近日,上海大学被上海市教委、市经信委和市通管局联合推荐到教育部和工信部作为5G+智慧教育应用(综合类)场景建设单位之一,目前正在加速推进5G+物联网覆盖,四校区5G室外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汪小帆透露,学校层面已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统筹确定学校“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在基础建设方面,大家不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锦上添花”,而是努力以“新基建”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学校自主建设贯通四个校区的120公里“环状”互联光缆,保障了校区之间网络联通的可靠性与速度。全校无线接入点达12000点,互联网出口带宽逐年增加,“十四五”末计划达到40GB。在高校中率先建成集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技防中心、能控中心、视频会议中心、可视化大屏展示中心和空间共享中心的一体化智能信息大楼。

  以教育教学评价带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近三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优势,探索以教育教学评价带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径。“我们选择的具体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副校长周傲英介绍说,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学校从2016年开始研发全链路的在线学习平台——水杉在线。平台具有高度自由的在线学习体验,支持MOOC学习、交互式实训、在线编程自动评测、代码协作与创新项目等全链路的教学过程,平台收集并记录学习期间的所有学习行为数据轨迹,通过数据的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服务。

从2015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还探索新一代在线教育的需求,提出了一套构建大规模云端软件实训平台的完整方法与关键技术,并构建了一个实际的面向新工科教育的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训平台,上线五年来,为包括15家以上的机构、5000多注册用户、100万以上的访问人次提供了100门以上的在线课程和实训实验服务。

上海师范大学在全面推进学校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以教师教育为重点,秉持开放融合、一体分类的理念,大力推进升级改造教师物理空间、数字化改造线上空间、建立教师发展数字档案、构建师生发展数字画像四项建设,推动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副校长李晔说,去年,学校在前期人工智能+教育实验班的基础上,获批人工智能专业并开始招生,致力于培养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此外,学校也已经开始尝试推动多个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过程的数字化转型,以此提升学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质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