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艺术”追根溯源,新成立的任伯年艺术研究会在上图举办书画大展
2021-11-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海派艺术”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究竟什么才是海派?新近成立的任伯年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今天在上海图书馆以一场首届书画创作大展来呈现海派艺术的“初心”。参展的艺术家都是与海派宗师的后学,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海派艺术最初的样貌和近年的发展。

作为任伯年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推出第一个书画展,展览从全市1000多件征集的作品中,挑选了150幅优秀作品展出。展出的作品,有当代名家大作,也有敢于创新的新秀佳作。名家杨正新的花鸟画《岭上开遍映山红》,水墨淋漓而又具有浓浓的当代装饰味,是一幅典型的海派新作。杨正新是现当代花鸟画大家江寒汀的弟子,江寒汀又是集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清末“海派四杰”之大成者,杨正新作品海派血统自然纯正。汪观清的《桃林放牧》图,两牛萌态尽显,有唐韩滉画牛的神韵,又得素描的丰满造型,也是一绝。名画家车鹏飞的山水画有毛泽东诗意,笔墨追宋元,古拙中不乏华丽,然又很个性很当代,正是海派新文化的生动注解。

无论是哪一位参展的海派艺术家,追根溯源都可以指向任伯年。上海世博会时在中国里就展出有任伯年的名作《群仙祝寿图》。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画家,被称为“海派巨擘”。在其生前,吴昌硕誉其为一代“画圣”。在其逝后,徐悲鸿更是为其撰写评传,“定之为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所以任伯年艺术研究会来为海派艺术追根溯源,本身也在情理之中。

在任伯年艺术研究会成立时,上海市城市美学促进会会长、著名诗人李疑指出,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追寻海派文化的源与流,是上海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他认为海派新文化有传统的彻底性、全国优秀文化的集中性和世界文化精粹的兼容性等三个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任伯年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嘉定创办了一个创研基地。“我们是市文联辖下的社会团体,用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诠释海派文化新理念,是我们工委会的主要工作。”任伯年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沈龙海说。3个月内,市区来基地开展创研的艺术家超过200多人次。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来自嘉定创作基地的原创作品占到15%。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