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之美赋能非遗创新发展
2021-11-28 生活

竹编传人在创作营演示编织竹篮并与师生互动交流。本版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明玉君

创意筑梦,匠心永恒。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以崇明非遗文化艺术创新工作室、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乡鉴”文化创新论坛等形式,将非遗传承保护和创新融进高校文化教育。同时,联合青年报社共同主办了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

创作营学员在创作。

 // 以乡土实践教学,展现非遗魅力 // 

整竹、竹篾、编竹、成品……在阵阵翠竹的清香中,竹编非遗传人朱汉昌开始了熟练而又沉稳的编织过程。除了精湛的手艺让人赞叹之外,竹篾在匠人指尖穿梭时所编织出的一篇篇悠远的历史故事,同样让崇明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的师生们回味无穷,纷纷赞叹非遗的魅力。

“这是我们乡土实践教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带领学生们尝试在研究方式上开启一种从田野调查到学术整理,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造型的跨界交叉研究方法。”任立卓是上外贤达艺术与传媒学院环艺系教师,同时也是院学术委员、学科带头人,他介绍说,崇明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诚邀当代艺术家、设计师、非遗传人等共同走进课堂,指导并带领学生参与创作,旨在解读非遗的同时,用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需求方式,进行跨界融合的创新设计。此外,在教学方向上,他还尝试加入声光电,并结合课题,将非遗和声光电、景观、空间造型相结合。“这是一种创新发展,也是我们对非遗传承发扬和保护的一种表达。”任立卓说。与此同时,崇明非遗文化艺术创新工作室则以崇明地域非遗文化为核心,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元立体地挖掘传统非遗,将非遗精神融进高校文化教育。除了课程教学外,师生们还坚持深入实地调研,持续调查走访,积累了丰富的非遗资料,为后续的创作和非遗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非遗课堂和调研走访相结合,实操和创作,让我们开阔了思维和视野,也更加领略到了非遗的文化魅力。”跟随任老师一路学习成长,大四学生王倩倩深感受益匪浅,她表示,非遗技艺的传承至关重要,“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也需要年轻一代学习、继承和发扬。

来到收藏家老先生家中参观藏品、参观崇明档案馆、听非遗传承人的专业讲座……一系列学习和走访活动让学生张俊兴致勃勃,对非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的认识比较片面,是匠人和专业老师的指导,让我完成了一个个非遗作品,也爱上非遗。”张俊感激地说。

学生在工作坊学习土布印染技艺。

 // 结合思政教育,把非遗带入生活中 // 

李雁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部主任,他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专业思维及专业态度,同时将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他深知,非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在生活和实践中不断积累,且代代相传的。如今非遗的元素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离人们的生活更近。“非遗创作,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由此,大一下学期,他加大了外出采风的教学活动比重,如带领学生们深入崇明当地,来到安徽研学基地,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接触、体验和感受造纸、蜡染、陶艺等非遗技艺和文化,并呈现一定的作品成果。“有时,学生们在课堂进行基础学习的基础上,也会去崇明的村庄里走走,去村民家里看看土灶,感受传统之余,进行创新创作。”对此,李雁非常赞同,他表示,培养学生们全方位的认识非常重要,否则理解不深,则容易断章取义,对非遗深入了解之后的创新,才更加实用,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徐治国同时还是一名跨界设计师,带领学生们结合专业,发掘民族瑰宝,传承发扬非遗精神。“我们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年轻化,让非遗活化起来。”课堂上,他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们对非遗以及文创的认识,同时结合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指导、熏陶,培养他们自主了解非遗。让他欣喜的是,疫情期间,学生们分小组,来到上海的各个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大家都收获很多,回来后产出了不少非遗创意作品。

“无论非遗,还是国潮,都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学生陈慧滢则希望自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将更多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合进合适的设计作品中,让传统融入现代,把非遗带入生活中。

数媒专业2020级作业点评。

 // 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共同推进非遗创新 // 

为了更深入地推进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在成立崇明非遗文化艺术创新工作室,建立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的基础上,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作为发起单位,于今年6月牵头成立了“全国民办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通过促进高校与非遗的文化单位、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推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

“联盟以‘国艺·再造’为主题,举办了‘国艺·再造’艺术周,前不久还举行了‘乡鉴2021’文化创新论坛活动,发出非遗文化‘新声’。”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执行董事长李进在“乡鉴2021”文化创新论坛致辞中强调,“国艺·再造”的内核是传承和创新,要以优秀的家国情怀进行“再造”,体现文化生命力。同时,教育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教育,还在于跨界融合。“在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中,我们应该通过万物互联、校际互联,共同促进产教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丁蔚做了主旨演讲,通过一系列案例故事的讲述,他表示“国艺再造”就是对非遗传统的深度挖掘过程、创作转化过程和成果展示平台。

270位师生,7个村镇,4位大师,3个故事……在“乡鉴2021——上外贤达艺传学院‘艺术驱动乡村创新’实践又一年”的分享主题中,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环艺系主任许月兰声情并茂讲述了她带领学生基于艺术、文化、科技的崇明行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关于竹子的故事、土布的故事和色彩的故事,让人们印象深刻。“崇明ACT还在继续,未来乡村,值得期待。”谈及非遗,许月兰的眼神中流露着坚定与神采。

非遗工作室成果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专注非遗教学与实践的同时,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还联合青年报社共同主办了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聚焦“非遗与再造”,以设计之美赋能非遗创新发展。“希望通过大赛与来自全国的高校、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企业的智库专家,就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民办高校设计学科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互动与交流。”谈及办赛初心,上外贤达方非常坚定,让他们欣喜的是,大赛不仅吸引了长三角地区的高校、文创、非遗人士,甚至来自全国、海外(墨尔本)选手们也积极参赛。对于接下来的规划,他们表示将继续练好内功,深挖非遗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观念相结合,促进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发展。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