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分级管理!剧本杀行业保护未成年人要先行先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日前,上海市文旅局发布《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率先探索对密室剧本杀内容实施备案管理,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将密室剧本杀纳入管理的城市。近日,闵行区检察院召开“推动本区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研讨会,对于密室剧本杀这一新兴行业,司法机关应该如何进行干预?又该如何落实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措施呢?
对此,市院第九检察部主任吴燕认为,密室剧本杀行业是新业态,在创新方法与手段的同时,公权力对新业态应持包容审慎的态度,特别是司法机关干预要有谦抑性、要审慎。吴燕表示,新业态需要行业协会的参与,要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引导行业自律,尽快出台行业标准。监管方面既要兼顾内容分级等软实力,也要满足消防、准入要求的硬件要求。
“从未成年人保护为切入点来说,是有必要开展规范监管的。”吴燕充分肯定了闵行区院在推动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先行先试,希望与各相关职能部门携手并进、凝聚各方合力,尽快形成规范性文件,以闵行样本推动全市工作规范,让闵行经验走向全市乃至全国。
“以未成年人保护为切入口推进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很有意义。”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姚建龙表示,密室剧本杀是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业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存在管理盲区和隐患,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进场所安全、内容分级以及从业约束等工作都是很有必要性的。姚建龙建议,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从服务的角度寻找监管载体,从未成年人消费群体切入监管,寻找合法合理依据,对行业属性的判断要客观,管理措施要符合行业特点,保持一定的谦抑和审慎,举措要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姚建龙鼓励行业要进行自律管理,实现“国家规定”与“行业治理”相结合。他认为,要尊重剧本杀吸引年轻人的内在特性,对于青年文化现象要坚持依法行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证行业生命力的同时,守住意识形态等法律底线,体现对上海海派文化的扶持引导。
同时,发挥新兴行业的正面引导作用。姚建龙建议,在沉浸式体验活动中嵌入正能量、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发挥密室剧本杀新兴行业对于未成年人的正面引导作用,体现为我所用,同时,形成精品产业,推动产业发展。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编务主任田相夏则提出,要以发展眼光看待新业态,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明确行业定性和规范管理制度,探索根据未成年人年龄段对剧本实行分级管理。他认为,应该对进入密室场所游玩的时间作出限制。尽快形成区级层面的完整管理制度,在先期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分级、场所时间管理等试点成效
此外,田相夏还建议形成负面清单制度,根据问题导向,从消防安全、剧本内容等问题梳理负面清单,促进行业规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研讨会上,闵行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还介绍了前期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排摸、职能部门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密室剧本杀行业在消防安全、内容审查、防疫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未成年消费者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加强消防安全、探索内容分级、落实从业人员管理等工作建议。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等相关职能部门介绍了履职举措、取得的效果及遇到的难题。
据悉,闵行区检察院未来还将出台相关文件对密室剧本杀行业规范管理进行监督,并持续探索该行业的规范管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