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穿梭机、反诈视力表……这座“当”案馆专门为了防诈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当民警反诈脱口秀邂逅防骗展会碰撞出何种火花?二次元穿梭机、反诈视力表……12月6日至12月19日,“当”案馆——上海沉浸式防骗助老展在上海外滩中央广场举办。通过互动性和沉浸式的反诈展,让观众在有代入感的体验中认识骗局,看穿骗局,提高防范意识与反诈能力。
// 刑警为反诈讲脱口秀 //
进入“当”案馆,记者注意到展厅划分为“反诈宣传区”和“数字助老体验区”两大板块。活动现场,黄浦公安分局反侵财大队的陈未警官用脱口秀的方式解码诈骗手法。“对于‘杀猪盘’骗术,我奉劝大家,首先要对自己的条件有一些认知,不管你们在网上谈恋爱谈到哪一步了,谈恋爱还是要线下见一见。”
围绕“刷单诈骗”时,陈未警官建议,“找个正经工作,不要总是想着在家兼职刷单。如果确实有空闲时间,可以报名做一名蓝马甲志愿者,教一下老年人拿手机交水电费打车什么的,也比在网上找一些不靠谱的兼职好多了。”
现场的一位90后大学生小丁表示,感觉这样的方式特别接地气,而且很好理解,一下就记住了防范这些诈骗的手法。蓝马甲项目负责人陈立表示,既要解决老年人高频生活场景中的手机使用难题,也要提升他们的防骗安全意识,让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实现从“敢用”到“会用”再到“想用”的蜕变。
// 二次元穿越机搭配反诈视力表 //
记者在“当”案馆中看到,二次元穿越机搭配反诈视力表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脚步。在“反诈电话亭”里,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梳理了上海老年人最容易受骗的三种案例类型。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周杰警官提醒:“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据悉,此次展览由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指导,由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上海老年大学、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蓝马甲主办。在反诈案例集锦区,结合常见电信网络诈骗和上海警方打击的典型案例,警醒民众牢牢绷紧防骗反诈这根弦。
在“防范诈骗视力表”中,“杀猪盘”“理财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大字由上而下依次排开。在“骗局关键词”里,“交友”“昂贵特效药”“中奖了”等词条格外醒目。这些都是老年人群体容易上当的骗局,根植于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因此助老反诈防骗展也从多方面出发,汇聚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丰富案例,反复强调警示。
此外,“反诈宣传区”还呈现了各地公安和蓝马甲为宣传反诈贡献的金点子,反诈鸡蛋、反诈榨菜、反诈包裹等等让反诈变得更有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