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人生有几步是需要跑的,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
2021-12-2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明天,就是大考之日。对于许多2022考研学子来说,这也仿佛是人生的大考。

过去这几个月甚至一年来的备战,其中的辛劳、酸楚、焦虑和煎熬,不仅学子们冷暖自知,他们的家人、朋友乃至社会人群也能感同身受,被考研学子们整破防的“吃瓜”群众不在少数。 2022级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462万人,相较去年上涨85万人,为历年最高。十年寒窗,越过中考会考高考一座座山峰,仰首仍有山峰横亘在前,高处不胜寒。

在这一刻,考研学子们需要的不是诸如“不会吧?”这样的灵魂拷问,不是那些香气弥漫却此刻无味的心灵鸡汤,他们也许更看重寒境中的一丝温暖——包容、理解、支持和鼓励。

张文宏医生发表了一篇2021年终感悟,其中写到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本来对未来有无穷的憧憬与计划,但变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挫败计划好的人生,使人怀疑按原有计划是否可以走到期望的目的地;面临新的人生选择,也会怀疑,到底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这段话,可谓写到了考研学子的心坎里。当下的许多青年人,对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充满希望,却对自己个人的未来感到迷茫。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力,疫情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确实困扰着当下的青年人。哪怕考研只是一条笔直的路,你可以抛开外界的纷扰,卸载微博、各种社交App,一心攻读,你却无法忽视同一条路上也在奋力前进的竞争者,无法避免突如其来的核酸检查、隔离、更换考场这样的事件,甚至有些时候你无法确定这条路还能走多远,哪怕明天就将迎来考试。

在把跑道外的人们整破防之前,考研学子们自己也经历了一次次的破防。但正如张文宏医生所写,“其实无论生在哪个年代,年轻人生活的主色调就是焦虑与希望并存。”23年前,他也曾经历了几乎无法在上海立足,处于放弃的边缘,但是一念之间的犹豫,不忍放弃追求了多年做医生的愿望,让他坚持到了现在。

那份坚持来自于对希望的信仰,也来自于共情的暖意。曾有一位考研学子完成考试后在微博上祝福自己上岸,很快他看到了一条回复:“我从未来过来的,你考上了。”看到回复的那一瞬间,他泪目了。两个月前,杭州、北京、天津的多家书店陆续收到了考研学姐贡献的考研资料,还配上一封鼓励信:“考研之路虽然艰辛,但也充满着温暖与感动,最后2个月,考研人冲呀!”

惧怕与焦虑无法回避,却有可能被一些东西所驱散。我们坚信一次次破防后的重振旗鼓,会铸就更强大的心理防线,会磨练更强大的内心,并向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人生有几步是需要跑的,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