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枕流之声
2021-12-26 生活

枕流公寓南立面鸟瞰图。本文受访者供图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历史建筑保护的工作中去。比如: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赵令宾,正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下了枕流公寓里近20位居民的故事,让这座已经91岁高龄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更为生动、更有温度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穿过熙熙攘攘的华山医院,走过热热闹闹的儿艺,枕流公寓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树荫婆娑的华山路北段上,如果行人的步伐稍微大一些,还很容易错过。

民间传说枕流公寓刚建成时,有人建议以《世说新语·排调》篇中孙子荆劝说王武子归隐山园的典故“枕流漱石”来命名公寓。“枕流漱石”即以头枕流水以洗耳,漱石以磨砺其齿,比喻居静思危,潜心磨炼心智,又和英文名称相得益彰。因此,将公寓命名为枕流公寓。

“枕流公寓素有‘海上名楼’之称,我们工作室受静安寺街道委托,以‘枕流漱石,以文化人’为主题,通过访谈拍摄、文物信息采集等手段挖掘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赵令宾娓娓道来,“项目历时4个月,以建筑为纽带,访问了13个家庭共17位居民,分别涉及高级知识分子本人、二代及三代,年纪跨度60岁,收集视频资料1200分钟,逐字稿近28万字,图片620张。另外,我们还通过分析居民口述和旧时平面图,采用建筑建模手段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建筑特征。”

工作室将项目定名为“枕流之声”:“起这个名字总共有三层含义。一、字面意思,即枕着流水听小河的声音。二、记录居民心声。三、传承远离世俗、潜心静思的精神,用文化的手段浸润人心,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发声,向历史致敬。”“枕流漱石,以文化人”, 既是对公寓居民精神面貌的记录,也是团队对于此项文化工作的自勉。

赵令宾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

生活周刊:为何会对口述历史如此情有独钟?

赵令宾:2009年,香港青年旅舍协会(HKYHA)获选成为香港发展局推出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伙伴机构,负责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美荷楼的发展和保育工作。我有幸加入HKYHA负责美荷楼项目文化业态的策划和运营,并逐步接触到口述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口述历史的魅力与价值。口述历史作为城市记忆留存的重要方式,不仅是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补充,更是包含了心灵历程、社会关系、语言特性等多元信息在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的鲜活性、生动性,与史学整体化、大众化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寻找采访那些历史亲历者,记录整理口述历史,以此来拓展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也学习到了一整套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生活周刊:“枕流之声”项目是如何缘起的?

赵令宾:枕流公寓位于静安寺街道的管辖范围内。静安寺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核心地段,“老年人多”“老建筑多”“老故事多”“新商圈成熟”这“三老一新”的特点。据了解,静安寺街道2019年网格党建聚焦的重点是楼组建设,枕流公寓是街道首批建立楼组党小组的示范性楼组。楼组党小组、“一长五大员”成为社区最小治理单元的中坚力量,他们聚焦枕流公寓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等各种邻里的故事。在街道的支持下,他们邀请我们工作室一起参与策划了这样一个口述历史居民自治项目。

生活周刊:这次你一共采访了17位居民,可以先介绍其中几位吗?

赵令宾: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彩,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他们都是如此无私地找出老照片、老信件、老物品,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枕流公寓中的故事,也表露了对于这个“家”的特有情怀,让我们感同身受。可以说,我们在搜集他们口述故事以及后期处理文字稿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和他们一起笑也是一起哭的。他们中有外科学家吴肇光、画家沈柔坚的妻子王慕兰和他们的女儿沈黎、影视表演艺术家乔奇和孙景路的女儿徐东丁、越剧演员傅全香的女儿刘丹、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的儿子叶新建以及孙子叶音等等。受访者中有97岁的老医生,也有90后的舞者,年度跨度大,职业背景多元。令人感慨的是,其中一位老者,在我们完成访问后的一个月内就去世了。这更加让我们有一种迫切感,时间不等人,希望尽我们所能,抢救更多的活资料。文化凝聚人,精神感化人,故事教育人,希望这个小小的项目,能够让枕流公寓过去、现在、将来的居民都能有所获得,枕流漱石的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这也是街道的初衷。

公寓中的儿时伙伴怀旧聚会。

生活周刊:这个项目现在有什么成果吗?

赵令宾:由于第一期时间比较紧迫,我们采用了画册的形式。建筑部分,我们通过分析居民口述和旧时平面图,采用建筑建模手段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枕流公寓建筑特征,包括首层建筑模型及史料中仅文字提及的5种户型。正如我们的项目成员罗元文所说:“测绘的同时也是再一次的凝视。空间的排布在时间的流逝中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同时也有家庭命运的变化。”受访者的故事是按照入住的年份进行排序的,一人一篇,五六页到八九页不等。由访问文字稿提取原汁原味的主题小品,配以相关的图片。把17个个案放在一起,穿插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个人、家庭,这些支撑着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小单位,他们是如何作出努力的。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之人,他们在不同历史横截面又留下了哪些深刻而有温度的回忆。访问员倪蔚青当时边整理边跟我说:“随着访问次数的增加,一个个个人经历慢慢聚集在一起,我对那个时代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那些印在历史书里几行字的背景事件,落在个人生活里往往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契机。”

生活周刊: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其中的故事吗?

赵令宾:好的。目前住在里面的主要以中老年人为多,但是有一个意外发现是,原来街舞大咖叶音也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特别感动的是,他的父亲还特地让他在忙碌的档期中抽出时间来参与了一段口述历史,我现在分享其中的片段吧。

第一个是丛林里的小画家的故事。“小时候我最喜欢去花园玩。花园里的红砖,上面都是英文,还有五角星,特别洋气。我喜欢用那些碎砖在花园的水泥地上画画,画出来是红色的。我妈会拿着画本带我到下面草地上画画,我有一本画册,从两岁到十几岁画的画都在那上面。

地下室有一个废弃的酒吧,我在里面捡到过一块黑板。第一次拥有黑板,好兴奋,就用粉笔在上面画。”

第二个故事:《这里就是家》。“我的爷爷是文艺理论家,也是共产党员。我没有见过,但是听过他很多事情,我还画了一张他的画,是照着一张照片画的。那张照片挺模糊的,我特别想把他画得清晰。仔细琢磨了挺久,画好之后就去隔壁的画廊,把它裱起来了。枕流对我们家意义重大。一路长大,听爸爸讲了很多他小时候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我爷爷奶奶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大楼翻新之后,楼下又放出了一些大楼当年的照片,我好想回到当时那个年代,看看当时大楼长什么样。”

候车式文化工作室为受访家庭拍摄全家福。

生活周刊:除了画册以外,还有一部短片是吗?

赵令宾:是的,画册以单个人物为横向分类,短片是以话题为纵向串联的。最开始我们计划是做一个3~5分钟的微纪录片,后来发现远远不够,因为每个人都讲得太精彩了。就像我们的摄影师王柱说的:“许多受访者坐在自己父辈曾经住过的房间或者自己孩童时候嬉戏玩耍过的花园接受采访时,总会讲起:自己当年就出生在这个位置的床上;那时候这个房间住了三代人,这里睡的是谁,里头又是谁;在花园里抓蟋蟀,爸爸妈妈就在楼上喊我们回家吃饭等。在镜头之外我们在现场仿佛就可以看到那些生动的场景,因为就发生在我们摄像机旁边。”本来只是在内部范围流传的短片,没想到短短10天的时间,视频传播量竟然破了万。观众里不乏年轻人,也有一些远在大洋彼岸的老华侨。枕流的居民们还因为这次项目成果自发组织了一些怀旧聚会,老照片上的孩子们都聚齐了,在家里看画册,看纪录片。社区自治、共建共享,大致如此吧。

生活周刊:可以透露一下接下去的工作安排吗?

赵令宾:很希望有更多市民听到“枕流之声”,参与到历史的抢救中来。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科大卫说:“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博物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都可以尝试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故事。当这些记忆相互交错、编织在一起的时候,便是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故事和性格。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