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两会|最期待农村地区求才与人才就业“双向奔赴”
2022-01-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在本届市人大代表中,一共有3名90后,90后的奉贤姑娘徐晓贇是唯一一名女性代表。毕业那会儿,她就选择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今她还兼任着奉贤区青联会大学生村官分会主席一职。这使得她对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人才凝聚问题,有很深的感情,也始终保持着高关注度。她最期待的一道风景是:农村地区求才与人才就业的“双向奔赴”。

徐晓贇说,近几年,上海高度重视人才引育工作,锚定目标、多措并举,聚焦各类项目、平台、资金、政策等,不断吸引五湖四海人才。同时,立足新城人才政策,大力推动“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工作,为新城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新城发展因此蓄势待发。在她看来,如何高质量谋划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文章,为新城建设好“后花园”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海的乡村振兴有了跨越式发展,乡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青壮年、青年人才流失,农村人才技能不足,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等问题,显然是目前各区推进乡村振兴路上的绊脚石。因此,需多管齐下,在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更留得住人才上找到突破口,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徐晓贇这样期待。

为此,她也带来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一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要素回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无高校地区与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牵线搭桥,鼓励涉农专业院校以深化耕读教育等方式提升学生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瞄准农村紧缺急需,加强院校“三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人才的精准输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大大学生三下乡力度,吸引人力资源在了解中向农村流动,把产业培育、校企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更好地统筹起来,让高校成为乡村产业的技术支撑,让乡村产业成为科研沃土。

其次是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外部人才。趁新城发展东风,加大基础薄弱农村地区人才岗位招聘力度,加快完善各类人才至基层就业补贴办法,以惜才厚爱让乡村在人才选择栖身地时“被看见”,实现农村地区求才与人才就业的“双向奔赴”。以乡愁为纽带,鼓励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让乡贤愿意回家,便利人才落地生根。

徐晓贇认为,扩大福利保障,发动留才攻势,这一点同样重要。“建议根据人才类别、就业地点等完善农村地区人才住房补助等相关政策,加大补助力度,构建联动机制,探索宅基地人才公寓机制,解决农村地区地处偏远、通行交通不便,人才住房难、安居难等造成的流失率大问题,为善作为者免去后顾之忧,让人才愿扎根、安心深扎根,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再者是要强化人才培育,释放内生活力,加强在村工作年轻主力军培养,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储备计划,市层面加大力度定期开设专家论坛等培训活动,提升整体素质,形成人才梯队良性循环。定向委托培养乡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优势,牵线邀请江浙、兄弟区县有经验的乡村产业带头人,定人实施新老带教计划。”徐晓贇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视频 施培琦/剪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