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红色文化在上海文化中指引未来方向,引领青年成长
2022-01-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上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持续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此次上海两会上,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专访两位市人大代表,他们都指出,丰厚的红色家底使得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精神力量,我们应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实际上,红色文化在上海文化中也始终指引未来方向,引领青年的进步和成长。

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

徐建刚

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市人大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伟大建党精神与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密切关联,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三者之间又构成上海文化的特质,而红色文化在整个上海文化中又始终指引着未来方向、具有引领作用。

如今,上海已经对红色资源做了新一轮的摸底,梳理出五四运动到上海解放前612处红色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和场所。这些红色资源都是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活动地,或者是相关红色资源的保管地和展示地。去年7月1日前,上海还完成了“一馆五址”等重要场馆及旧址的建设修缮改造。

在这样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之后,徐建刚认为,接着就要更充分发挥这些红色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和场所的作用。“历史是回顾过去,更要面向未来。也因此,上海更要结合城市精神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特别是挖掘出对当下具有启示意义的人和精神,使得一代代年轻人为理想而矢志奋斗。”

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热播剧《觉醒年代》缘何打动青年观众?徐建刚认为,除了基本的史实以外,更重要的是100年前的“90后”,他们为了民族国家可以牺牲个人的奋斗精神,这一点是足够触及心灵的。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随着剧情的推进,于那一批进步青年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血岁月中,当代青年共同敬仰那个时代的先辈,那样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因而,徐建刚建议,下一步,上海要在这些红色资源里,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里的故事。“红色资源必将会继续激励广大青年,引领青年把爱党爱国之情化为报国志、强国行,以时代青年之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做出自己应有贡献。”徐建刚还期待, 年轻人应树立大志,不负韶华地去做一件“后代一定会超越、但永远会被铭记”的“大事”。

把18岁成人仪式搬进红色纪念地

施文龙

持续弘扬红色文化,让市人大代表、奉贤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局长施文龙感到,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在肩,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好红色教育,意义非凡。

施文龙说,从奉贤区来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比如,已经对奉贤县委旧址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和改造,带领一批批青少年接受身边的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以我们曙光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都把红色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用好以我们身边的奉贤县委旧址为代表的区域红色资源,让这些资源真正在学校的红色教育当中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好作用,并深入融入到课程,让同学们了解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片土地所经历的光辉历程。”

施文龙介绍,“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原为“潘公祠”,1927年8月,这里创办私立曙光中学,同时秘密成立中共曙光中学特别支部,这也奉贤境内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也是奉贤点燃革命星星之火的地方。如今,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坐落在奉城镇中心小学内,有着一排朝南双大开间并兼有两厢房的老式庭园。2001年,经奉贤县人民政府投资修缮,古色古香的秦砖汉瓦,木格镶嵌的透明窗棂,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仍给人以历史的沉浸感。 如今,这里是奉贤区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曙光中学正在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届时,就将创建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施文龙说,除区域内红色教育资源的应用之外,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学校教育品质,注入教育的创新活力和动力,把红色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施文龙表示,未来,将鼓励更多学校将高中生18岁成人仪式置于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地标、教育基地举行,要用好红色资源,更通过这样一种仪式化教育,让高中生在成人仪式现场再次深刻体验和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的情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