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两会|制定条例、抓牢世界技能大赛机遇……青年代表对人才发展支招
2022-01-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文、图

上海正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此次上海两会上,青年人大代表对此同样十分关注,两名80后青年人大代表分别从他们的视角对这一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制定《上海市人才促进发展条例》,开拓提升各类人才的培养路径

翟惟清

市人大代表翟惟清是国内最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上海外服的人才管理专家,就人才发展工作建言发声,是她的强项,也是职责所在。“今年提交了一份大部头的立法议案:制定《上海市人才促进发展条例》。上海要建人才高地建设,需要坚实的塔体,并应开展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人才规划并开拓提升各类人才的培养路径,让各行各业的青年充分获得成长成才和贡献力量的空间。”

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视,从国家到地方,翟惟清都能深切感受到。然而,对于承接国家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上海目前缺乏聚焦人才促进和发展的专项法规。为此,她希望以代表议案的方式推动制定人才促进发展条例,从而通过制度层面的保障来推进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

“我国以及各省市在人才领域碎片化的立法形态,使得许多内容存在或重复或矛盾或缺少法律覆盖等问题。新时代的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的统一执行战略,因此,我们在人才促进与发展领域的立法工作应做到前后关联、一脉相承,力争将人才促进与发展的诸项主要内容统一在一部法规中,对于原来分散在各种规范性文件中的矛盾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对于原来缺乏法律覆盖的领域进行补充规范。”翟惟清建议,结合人才管理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逻辑结构要素,首先是要厘清并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的法规结构。

根据她的设想,除了总则,还要有“人才规划与培养”“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与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和附则组成。同时,要开展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人才规划并开拓提升各类人才的培养路径。

“当前上海所承载的国家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彰显国际化人才导向、构筑世界级人才平台。这无疑决定了上海构建人才金子塔的高度。除此之外,上海还需要构建整体的金字塔人才,要形成梯次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就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书记所讲的那样,‘要让我们的人才金字塔塔顶更尖、塔体更强、塔基更厚’。这又是对于上海提出了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圈的更高要求。”翟惟清说道。

因此,她还建议,在《人才促进发展条例》中明确定期开展人才规划与盘点工作,将上海不同层次人才在不同行业的布局情况进行定期汇总和分析。梳理各大重要行业的紧缺人才目录,从而加快人才的培养或引进。

翟惟清认为,还应鼓励并规范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制定协调有序的人才吸引与流动政策,推行先进的国际大都市标准展开人才评价并鼓励制定各类人才激励规则,并规范并授权各级政府或相关单位制定人才服务、保障以及监管的有效措施,从而让上海真正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强磁场”,形成人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趁世界技能大赛之东风,为申城技能人才发展再鼓劲

洪程栋

世界技能大赛素有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之称,今年10月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就将在上海闪耀登场。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立悦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程栋期待着这股“最强技能风”,给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更多关注和支持。

洪程栋是新上海人,从一位农民工成长为一位汽车维修行业的能手。他关注到,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已基本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布局。新区以六大硬核产业为主攻方向,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然而,目前还存在人才总量不足,尤其是技能人才数量不够的问题。

在洪程栋看来,制约瓶颈主要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荣誉感不足;技能人才政策之间的系统设计不够等。

为此,他建议,提高培训质量优化培训形式,加强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宣传和推广。“我们应该修订上海紧缺人才目录,完善技能人才评价选拔认定制度,突破职工的年龄、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将技能人才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工作业绩纳入职业技能评价体系,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相应的培训及宣贯活动,增加技能人才对政策的知晓度,进一步落实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自主开展技能评价,使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洪程栋同时认为,重塑薪酬分配体系,鼓励和引导高技能人才创新成果交易,促使创新成果参与分配,也会大力激发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

他还期待,上海能继续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大技能人才租房及落户优惠政策,并提升技能人才政策执行力度,将技能人才最高荣誉列入省部级荣誉序列,提升技能人才获得感和自豪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