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青年科学家团队跨界拍摄微电影,让更多人走进“国虫”蟋蟀的世界
2022-01-2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符哲琦 云霄/文 受访者/图、视频

“上海西藏南路有个老上海都知道的万商市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市场,这是一个花鸟鱼虫云集的地方。每年秋季的鸣虫市场,以及斗蟋蟀活动,已成为老上海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在《天籁之音——蟋蟀》开头,中国风音乐和交投活跃声交错着,镜头穿越琳琅满目的活物商品,锁定正在争斗的两只蟋蟀……

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祝清团队拍摄的名为《天籁之音——蟋蟀》的科普微电影,以科研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独特视角、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和巧妙的镜头语言,获得国家科技部“2020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荣誉。通过观看这部4分43秒的微电影,很多观众第一次走近蟋蟀的微世界,也因此产生了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拍摄团队负责人何祝清,这名80后昆虫学博士,还是《青年报》的一位老朋友。

《天籁之音——蟋蟀》截图。

 研究人员get“听声辨蟋”能力 

喝喝茶,逗逗蛐蛐儿,听听蟋蟀的天籁之音。该科普微视频不仅仅讲述蟋蟀的鸣声。微视频分为蟋蟀采集、科研、文化三个板块,通过光影呈现,观众们不仅能全面了解蟋蟀的鸣声特点,还能重新认识蟋蟀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科研进展和鸣虫文化等知识。

“在华东师大校园里,可以观察到斗蟋、棺头蟋、油葫芦、姬蟋、树蟋、针蟋等10余种蟋蟀。”何祝清介绍,“世界上有5500多种蟋蟀,中国有350多种,而我们常见的蟋蟀仅不到20种。”蟋蟀大小、外部颜色、栖息环境等都是区分不同种类蟋蟀的辨别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分方式,便是蟋蟀的鸣声——雄性蟋蟀通过摩擦前翅发出的声音,不同种类的蟋蟀鸣声也各有不同。

何祝清在崇明灯诱。

研究蟋蟀离不开对蟋蟀的捕捉,然而,蟋蟀特别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停止鸣叫,这时,研究人员就要停下脚步,等它慢慢放松警惕再次鸣叫,逐步缩小捕捉的范围。一旦位置确定,就用特制的小网来捕捉。

在捕捉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也将不同的鸣声与实体相对照,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练习,逐步养成“听声辨蟋”的独特能力。

 遇见“不听话的蟋蟀演员”时他们有招 

从2020年1月份开始撰写脚本,到5月份正式开始拍摄,再到后期的配音、调色和剪辑,直至11月份,《天籁之音——蟋蟀》科普微视频的制作几乎花了一整年时间,背后是一个团队长期的努力和付出。

何祝清在野外拍摄。

视频中呈现的蟋蟀振翅、打斗、螳螂捕食等动态镜头,和阵阵悦耳的蟋蟀鸣声是视频画面引人入胜的关键,而动作和声音的捕捉,都曾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为了拍摄蟋蟀之间争斗的画面,团队的工作人员先是在野外捕捉到一只蟋蟀,再另外找到一只蟋蟀的栖息场所,并将捕捉到的这只蟋蟀慢慢引诱到后者的洞口,让两只蟋蟀“相遇”,进而才有了接下来两者争斗的场面。

何祝清小网采集。

一个看似普通的蟋蟀鸣叫的镜头,拍摄过程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野生的蟋蟀比较怕光,夜晚才是它们活动的黄金时间,每当摄影师一旦打开强光,它们就会立刻停止鸣叫,将自己完全隐匿在黑夜中。为此,团队也是摸索了多种办法。

何祝清说:“这部视频不仅回答了有关蟋蟀个体的各类问题,还解答了人们对于‘有关蟋蟀的科研都在做什么’的疑惑。”

 繁华喧嚣里为一份虫鸣感动 

蟋蟀很早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成为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唐代,皇宫中的宫女就会因为思念家人,捕捉蟋蟀养在屋中,通过倾听蟋蟀清脆的鸣声以解思乡的愁绪。”从对鸣虫市场的描绘、人们围观斗蟋蟀的热烈场景,再到对古时虫鸣对思乡之人的慰藉,视频在进行生物科普之余也向观众们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鸣虫文化。

各类鸣虫、饲养鸣虫的用具、斗蟋蟀等,都属于鸣虫文化的内容,蟋蟀也是于鸣虫文化的一部分,并使虫鸣的“音乐库”不至于单调无趣。有人还好看蟋蟀争斗,以满足消遣娱乐。

何祝清带学生在天童野外实习。

在何祝清看来,与全世界不到十位的蟋蟀分类学家相比,我国拥有最多的蟋蟀爱好者。在这里开展与蟋蟀有关的生物科普和宣传,不仅能对保护和传承日渐式微的鸣虫文化有所帮助,还能够让更多城市里的人了解到这样一种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昆虫,于车水马龙的喧嚣里依然能够为一份虫鸣感到欣喜,进而了解自然,热爱自然,重视生物的多样性。

 // 对话何祝清 // 

科研成果尽可能科普化,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记者:这次是我们团队第一次涉足微电影科普吗?面对不听话的“演员”,我们是如何逼近专业的?

何祝清:是的。我们团队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比如我;有剧本的编剧;也有专业的摄像师。我们携手去拍摄国内第一部以蟋蟀为主题的科普微电影,的确费了不少周折。在野外采集蟋蟀,就属技术活,蟋蟀稍微听见风催草地就不再鸣叫,发现它们已属不易,更何况需要用摄像机拍摄。因此,拍摄过程分为室内拍摄和室外拍摄两个部分,蟋蟀振翅、螳螂捕食的拍摄是在室内进行的,而蟋蟀打斗和鸣声的捕捉则在室外。

何祝清和标本在实验室。

记者:此次获奖,会带给你们继续创作的动力吗?目前有怎样的计划?

何祝清: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其他团队此前已制作推出《标本背后的故事》《一滴水的世界》《苔藓》等作品。本片是这一系列的延续。今后,我们还会拍摄其它生物主题的纪录片,向大众呈现广阔而美丽的生物世界。目前暂时保密,敬请大家期待。

青年报曾报道过的《华师大昆虫学博士为螳螂办个展》版面。

记者:其实你是《青年报》的老朋友了。2018年10月,我们曾以《华师大昆虫学博士为螳螂办个展》报道过你的故事。当时,你提及自己对生态环境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给儿子取的名字中都带一个“蚌”字,拆开来看就是“虫”和“丰”。对于这几年的生态变化,你怎么看?还有怎样的建言?

何祝清:目前,我逐渐看到观鸟、夜观等自然观察活动兴起,甚至还有去国外自然保护区的家庭式科考团,我深深地感到“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人与生物和谐共处”这些概念已经越来越多普及到普通群众的知识结构中。

一方面,我想呼吁普通人更多地去留心身边的“小精灵”,它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真的是引人入胜;另一方面,也想呼吁更多的科研人员能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可能地科普化,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符哲琦 云霄/文 受访者/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