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大型原创越剧《海上光启》一鸣惊人
2022-01-27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徐光启可以说是对上海文化形成最具影响力的古人,但是关于徐光启的舞台剧却很少。昨晚在上海市群艺馆星舞台首演的越剧《海上光启》便填补了这一空白。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小”剧团挑“大”梁之作,是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又一成果。

据悉,《海上光启》历时2年多策划筹备,4个多月落地排练。该剧由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指导,上海如意越剧团、徐家汇街道办事处、凌云路街道办事处联合出品。而一个徐汇区的民营越剧团——上海如意越剧团也就此浮出水面,且有一鸣惊人之势。

记者了解到,《海上光启》的创作缘起于2020年上海如意越剧团排演的越剧小戏《初心如一》。小戏通过回忆的形式再现了徐光启一生的主要成就和人格光辉,演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剧团便有了将小戏扩展成大戏的想法。

从一出十多分钟的小戏“扩容”到两个多小时的大戏,作品体量一大,对于徐光启一生的呈现也就很不一样了。作品通过“治蝗虫”“译洋书”“种红薯”“修历法”等故事,讲述了徐光启从青年到晚年一生的主要成就,和他“放眼看世界”的创新精神、“初心为民本”的高尚情怀。

这么一部煌煌巨作,对于像如意越剧团这样的民营院团来说是一个挑战。在排演的过程中,曾有不少人劝童丽君团长放弃,不过童团长仍然坚持下来。她对记者说,坚持的动力就来自于徐光启这个人。她中学时代就在课本上知道了徐光启这个名字,周围很多人都是类似的情况,知道徐光启这个人,但不了解他做过些什么事。而对于徐光启的抒写,也是对于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质的追溯和致敬。“作为上海的先贤,徐光启不应该被遗忘。这也是一份作为上海人的‘责任感’。”

但毕竟排一出大戏绝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实现的。好在如意越剧团有同在徐汇区的上海越剧院的支持。据悉,《海上光启》是上海越剧院与如意越剧团自2020年签订共建协议以来第一个落地的大项目。对于项目的推进,上海越剧院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该剧的导演吴佳斯是上海越剧院的优秀青年导演,特邀担任“男一号”的沈歆雯也是上海越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此外还有作曲赵斌、舞美设计朱洪恩、灯光设计曹志伟等优秀青年人才。更有越剧界的“老法师”陈钧、金良老师担任唱腔设计指导,为全剧音乐保驾护航。如意越剧团团员说:“有了这样一支高水准专业团队‘加持’,令全剧组信心倍增。创作的过程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而如意越剧团成员的敬业精神同时也感动了上海越剧团的演职人员。“他们的表演、演唱虽然还不够专业,但对待艺术的敬畏之心却令人感动,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龙套,他们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排演过程中,一切行动听指挥,从无半句怨言。”

记者了解到,作为纪念徐光启诞辰4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试演后,《海上光启》还将在广泛听取专家、观众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磨提高,争取在2022年4月,徐光启诞辰460周年之际以更好的面貌与观众再次见面。未来,如意越剧团还期待带着《海上光启》走进学校、社区,让更多上海市民、年轻人了解徐光启、了解越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