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城市|当好人民的疫情防控“守夜人”
2022-02-06 青年

与“病毒”交战,他们成为距离病毒最近的战士!他们死抠每个细节,不漏掉任何一个密切接触者……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中,一大群疾控人承担着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疑似病人样本检测等工作。即便是在这个春节假期,杨浦区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现场流调组组长乔鹏和无数疾控人员一样,仍然保持24小时在线状态。他们坚持当好疫情防控的“守夜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只为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杨浦区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现场流调组组长乔鹏和无数疾控人员一样,仍然保持24小时在线状态。本文受访者供图

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

抗疫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新冠疫情在国内发生后,无数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始终处于连轴转的状态,乔鹏就是其中一位。

传染病防控就像筑坝,坝筑得及时、坚固,才能减轻下游医疗救治的压力,而预防疾病传播和流行最高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人员,7X24小时应急值班,他们需要对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海量信息中发现疫情发生的特征。流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诊疗和报告情况、相关活动情况、可疑暴露史情况、疫苗接种史、实验室检测情况等。

从2020年1月20日中午开始,乔鹏的手机就再也没有设置过静音,因为随时有可能接到新的紧急任务。疫情发生以后,乔鹏所在的杨浦疾控中心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原先的工作科室按疫情工作内容被划成了不同小组,乔鹏担任了其中现场流调组的组长。

疫情刚发生时,乔鹏的手机经常会在凌晨响起:“今天又有一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病例,有确诊病例接触史,体温37.8℃,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需要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套上衣服,迅速出发。“你别紧张,再好好想想,近14天内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员?”火速赶往现场后,这是乔鹏说得最多的话。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组工作人员,乔鹏和同事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兵分多路火速赶往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到过的每一处轨迹场所,通过问询,获取消费记录、乘车记录,调取监控等方式,对病例或密接的轨迹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闭环,时间精确到时和分,地点精确到楼号和室,行程精确到车次、航班号、座位号及车牌号。

无论多晚接到任务,所有现场流调队员均会立即出发,2小时到达现场开展调查。争分夺秒、不舍昼夜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坦言,在疫情严峻的那段日子,工作日以继夜是常态,凌晨回到办公室更是家常便饭。

“在调查期间,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争分夺秒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经过询问后,乔鹏会迅速整理出这位患者的情况,写成数千字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做好流调工作的背后必须有一颗同理心

流调工作,总是离不开这些问题:“在什么时间,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不过,想要找回14天内的“个人记忆”,探寻行动轨迹,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每个流调现场,乔鹏和所有流调人员一样,会设计很多方法帮助摸排人员回忆,不放过一个细节。只有把每一个密切接触者的详细情况了解到,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每一例流调就相当于“破案”,不盲目扩大范围,也不能遗漏任何一名人员。为了得到最准确的信息,流调人员常常需要像侦探一样,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破案的过程中,流调人员从蛛丝马迹中会去查明这位病人传染的病因,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并找到密切接触者,找到这些有可能被感染的人,尽快隔离传染源,切断一传到十、十传到百。

“纵然有了大数据的加入,但传统面对面的流调工作在疫情防控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项与人接触的工作中,现场对细节的观察,对人员情绪的把控等,都能弥补大数据的漏洞。”乔鹏坦言,经常会接到一些比较难啃的“硬骨头”以及突发情况。打好这场仗,需要每个人的配合,深挖每个死角、死抠每个细节,每天地毯式、驻点般的检查,就是为了严防死守。

私底下,他会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心得,那就是需要能共情,有同理心。每个调流现场,乔鹏都会耐心地倾听,听当事人讲完所有的话,并了解到他的诉求,随后才耐心地说:“接下来你可以听我想说的话吗?”切身去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很多时候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付出的同时,也常常被感动。不久前,有一位密接者在接到调流人员的电话后,把车在小区停下后,随后将自己反锁在了车内,一直到流调人员前来才打开车门,为的是尽快将自己隔离起来、防止病毒扩散。还有一次,流调工作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当调流人员给待摸排人员打电话,告知他们不要外出、等待通知,虽然深夜从睡梦中被叫醒,但是接到电话的市民非常理解,连连表示:“我们保证不出门,绝对不外出。”遇到这些配合的市民,乔鹏常常感到非常欣慰。

守护城市,当好疫情防控的“守夜人”

转眼间,2022年的新年钟声又敲响了。这个春节,乔鹏依旧忙碌在不同的流调现场。下个月,乔鹏即将迎来自己的宝宝,对于自己即将成为父亲这个角色,他心中始终觉得有所亏欠。

“在妻子的整个孕期,我陪伴在她身边的时间少之又少。疫情发生后我经常不能在家吃饭,有时候她只能一个人点外卖吃。”不过,乔鹏的爱人小胡同样也是一名疾控工作人员,对于丈夫的工作给予了百分百的支持。

拥有2000多万常住居民的超大城市上海,同时还是疫情后国内落地国际航班最多的空港。历经一年多的抗疫,上海顶住了压力,稳步恢复运转,经济指标也持续向好。从2020年1月20日确诊第一例病例至今,上海已经应对了多起本土疫情,但城市运行基本未受影响。目前上海市区三级流调梯队近3100名流调人员历经两年“实战”,实现梯队式拉网流调,为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兜底。乔鹏觉得,上海速度的背后,是所有人在共同努力。

春节期间,深夜的流调工作办公室,仍是灯火通明。包括乔鹏在内,他所负责的杨浦区疾控中心现场流调组一共有23人,这个春节所有人几乎全部在岗。他们默默守候,坚持当好疫情防控的“守夜人”,只为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在他们眼里,流调责任重,前期流调越细致,后期防线就更牢固。

  [新年愿望]  

  早日战胜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从来没有像今年这般渴望新的一年来临。2021年经历太多,感谢老婆的理解和包容,感谢家人的坚强与支持,感谢领导的关爱和培养,感谢同事的团结和配合,感谢所有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记录这一刻,希望自己乐观自信,继续做最好的自己。2022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也期待疫情平息,生活恢复往日安宁,也祝愿所有好朋友平安顺遂!”在春节,乔鹏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这段新年愿望。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