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开工第一天,杨浦、宝山打响“开门炮”
2022-02-0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各区区委书记和区长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杨浦区各个政务服务窗口迎来一批特殊的“店小二”,杨浦区区委、区政府全体班子成员纷纷化身“窗口接待员”,现场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现场“问诊”“把脉”,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而在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化身“首席营商官”,大力介绍宝山的投促优势。

  杨浦    “金牌店小二”天团上线  

今天上午,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带队走访区政务服务大厅和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在政务服务大厅,领导们现场体验了“一码通行”带来的便利,通过无接触取号的方式,能够让办事人像点菜一样领号办事;由大数据中心首创的“创业地图”经过两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成功在政府、企业和园区之间搭建了一个“三赢”的服务平台,创业青年通过手机就能获得最新创业资源。

在参观过中,谢坚钢最关心的还是企业办事服务。针对企业办事等待时间长的“顽疾”,他表示,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数据赋能的优势,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材料。

走访现场,谢坚钢和薛侃为当天办理“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的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企业颁发了饭店和超市领域的“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书。

下午,谢坚钢又来到杨浦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以“帮办员”的身份与办事企业共同完成了一次业务申请流程。在办事过程中,从企业办事人员取号、业务申请到窗口递交材料等一系列环节,谢坚钢悉心询问办理企业办事过程的感受,倾听办事企业对“一网通办”的意见与建议。当得知对面的帮办人员是谢坚钢时,办事企业大感意外,“没想到区委书记会亲自帮我们企业办事,还能问的这么细,态度这么好,服务真周到”企业代表肖能向记者连呼“没想到”。

领导下沉至基层办事窗口,全方位体验窗口服务质量、检验内部管理流程和服务水平,零距离感受企业群众办事过程,对改进工作做法、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在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领域综合窗口,薛侃同样成了一名“窗口接待员”。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赶来婚登中心登记的张小姐没有想到,为她办理业务的是杨浦区委副书记周海鹰。由于疫情原因,虽然没有了颁证仪式,但简单的办事流程还是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据了解,今天,区委、区政府15位主要领导同志均参加了“帮办”活动。2022年开始,杨浦区将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领导帮办机制,每季度开展领导“帮办”。通过“帮办”,促进窗口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实现服务对象“零跑动”,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宝山    优化营商环境冲入5.0时代  

受访者/图

虎年春节假期过后首个工作日,宝山区以一场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开启新一年“北转型”的征程。会上,总投资218亿元的42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它们将成为牵引新一年发展的“主引擎”。

以一场高层级、全覆盖的营商环境大会“按”下新一年启动键,这几乎已成为宝山区的“新惯例”。

“营商环境不是仅供参观的‘样板间’‘小盆景’,而是市场主体时时刻刻享有的‘大环境’‘大生态’。”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说,营商环境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

会上,《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行动方案》和2022年宝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行动正式发布,标志宝山区营商环境已正式迈入5.0版。未来3至5年,其将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市场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等。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一场释放积极信号的大会过后,关键还是聚焦每条硬核政策的落地实施。“要像拧毛巾一样把政策水分挤干,让找谁办、怎么办、什么标准办,都一一兑现。”陈杰代入市场主体视角,指出涉企事务办理中“从简”二字的关键意义。

大会上,根据《宝山区产业用地出让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细则》,宝山区还提出了“并联服务100天”这一目标,涉及产业项目信息收集到开工服务等8个流程。

敢于亮出“时限”,正是基于每一环节责任单位、办理时限的梳理清晰。实践中,不少环节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成了审批中的难点、堵点。为此,宝山区聚焦“攻坚啃硬”,首次对产业项目准入服务、平台公司认定服务、领军企业认定服务、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项目评估准入服务等4大类准入服务明确责任和时限,重点解决“产业准入周期长、准入职责不清晰”等问题。由此,进一步提升产业准入效率,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数字技术也成为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的有力抓手。譬如,借由“宝山区数字生态招商系统”,可实现项目信息“一口归集”。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还成立专班负责对接研判。从开设发票到享受扶持政策,企业统统都有数字系统帮助“全程网办”,包括宝山区全面试点的“全电发票”、企业扶持政策“免申即享”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