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冰雪 飞扬青春|为什么“一墩难求”?“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揭秘
2022-02-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近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霸占各大热搜,全国各地掀起了“冰墩墩”热,甚至买不到的网友纷纷COS起了“橘墩墩”“汤圆墩墩”“猫墩墩”等,真可谓是“一墩难求”。

出生于2019年11月的“冰墩墩”已经2岁零3个月了。对于它的爆火,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觉得是情理之中,“当年北京方面遴选了240名小学生作为评委,选出他们喜爱的吉祥物,230票都投给了它”。

  从默默无闻到火出天际  

从早年“送人都拿不出手”到全民追捧火出新高度,曹雪分析,一个IP要火需要动态的演绎,光看一个静态的造型很难勾起大家浓烈的喜爱,当大家不了解它的时候,对平面的图案是缺乏感知的。“冰墩墩”出圈源于几个偶发事件,比如卡门事件、日本记者“义墩墩”等,这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后的持续火爆,靠的是硬实力。很多人看到“冰墩墩”的人偶、表情包、动图等,觉得好可爱好萌,“王府井大街上,连续一周都有市民冒着严寒,从凌晨开始排队数小时。这些人等待的是他们捧上‘冰墩墩’时,温暖的那一刻。”

曹雪前几天刷抖音时意外发现,满屏都是“冰墩墩”,他很意外,原来“冰墩墩”吉祥物锁定的目标客群是孩子,现在它受到了全年龄段人群的青睐,甚至覆盖不同阶层、不同国家。

前几天,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祥物‘冰墩墩’非常好玩、有趣,活泼又机智,肯定会成为我的收藏品。”

此次“冰墩墩”得到国际奥委会官员的高度评价,曹雪异常骄傲。“这说明我们讲中国故事有更多的承载性,超越了体育赛事本身。”

花红无百日,那么“冰墩墩”会不会过气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曹雪冷静地表示,没有不过气的作品,就拿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来说,它肯定不是当下最热的画作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似乎已经“过气”了,但它已经载入历史史册,已然是经典了。同样地,不可能过了两年还会出现“一墩难求”的局面。但只要奥运会一届届举办下去,任何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师都绕不过“冰墩墩”,它将成为历史记忆。

让曹雪倍感骄傲的是,“冰墩墩”还是国内首个上过月球和火星的吉祥物。

  “冰墩墩”的诞生少不了青春力量  

曹雪告诉记者,设计团队中的14个人里有7名是研究生,也就是说一半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小的是95后。整个团队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这为“冰墩墩”问世后老少通吃,打下基础。

事实上,怀胎10月而生的“冰墩墩”曾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孕育过程。在创作过程中,成员之间发生过多次辩论。

当时,组委会请来240名小学生,在体育馆的墙上贴上了“冰墩墩”和其他各种卡通形象,请孩子投票。240人中只有10人选择其他卡通形象,230票都投给了“冰墩墩”。

10个月的创作过程也是涅槃的过程,练就了设计团队强大的抗挫能力。其间,有人感到巨大压力,怀疑地问:“曹老师,我们到底有没有希望?”曹雪坚定地说:“希望不在别人眼中,而在我们手上。”

外表儒雅的曹雪在广州美术学院有个外号叫“曹一刀”,在学术上以严苛闻名,在专业上更是“六亲不认”。“我曹雪只认功劳,不记苦劳。”时过境迁,他开始感谢自己的“狠劲”,若非如此,带不出这个团队,攻不下这个山头。

曹雪表示,自己起用学生加入设计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个团队既需要富有经验、成熟老到的教师,更需要新鲜血液,给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因为年轻人的思维更加天马行空。“这10个月的创作过程,我当成一门课来上。通过这10个月的历练,通过彼此高粘度的合作,大家的感情超越了普通师生。”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贴符号  

此番“冰墩墩”受到国内外交口称赞,成为国际友人争相追捧的吉祥物,是否吹响了“国潮出海”的号角?

对于“冰墩墩”大热,曹雪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辩证地看待这件事。他认为,“冰墩墩”火遍全球借力了奥运会这个国际性的平台。

他介绍说,“冰墩墩”的设计思路也可以供其他设计师借鉴,比如它身上没有一个传统文化的纹样,冰壳也不是中国专属的;没有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做画蛇添足的事;设计上简简单单,用色主要是黑白两色,脸上采用了能量环,没有其他多余的信息。

此外,他还强调,自己不喜欢“国潮”这个词。因为“是不是潮由市场决定,作品还没和大众见面就自称是国潮,这是一个伪命题”。

“现在学设计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有几个人真正读懂了传统文化?将京剧脸谱画在书包上就是国潮了吗?这未免过于片面和表面了。”对于文创界的一些现象,曹雪也保留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些口口声声喊国潮回归的文创设计师没有读懂中国故事。很多人认为具有中国视觉元素的作品就叫国潮,将民间剪纸、非遗经典图案用在文创产品上就叫国潮,这是简单的平面视觉元素的思维。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具备系统思维,读懂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如何表达世界。比如中国画就是中国人用泼墨的方式画世界看世界的表现形式,这是高度概括、抽象的。

  == 对话 ==  

记者:“冰墩墩”能成为动画片、电影的主角吗?

曹雪:这其实是一个法律问题,不属于创作层面的问题了。的确,最近有一些公司或者平台发出邀请,希望共同创作“冰墩墩”的漫画故事,这不是我个人能答复的。我们团队没有使用“冰墩墩”的权利。

另外,国际奥委会是否允许“冰墩墩”的形象在冬奥会后继续使用还不得而知。

记者:那么,如何延长“冰墩墩”的艺术生命呢?

曹雪:“冰墩墩”入围后,学校奖励了我们团队300万元。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我用其中的100万元成立了广州美术学院冬奥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发展基金,希望让更多兄弟院校参与“冰墩墩”的后续创作。

有了这笔基金,就有了更多的创作,比如获奖运动员拿到的特制的“冰墩墩”,就汲取了岁寒三友的灵感,高度契合了冬奥主题和中华文化。还有师生将“冰墩墩”做成了首饰、动画、抱枕、版画,等等。基于冬奥会相关条例,这些作品均不能售卖,只对部分观众展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