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上海动物园的这些90后“奶爸奶妈”们照常“上线”
2022-02-16 青年

谈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春节以来,正是上海动物园一年中的游客“旺季”,为了让小动物们也有健康的状态,动物园里不少饲养员们在假期里依然坚持工作。这其中,有不少是90后、95后的年轻“奶妈”“奶爸”。将小动物们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在冬日给予他们熟悉的温暖,他们的努力工作也给游客们带去了最好的观赏体验。

 // 他们是“弃婴”的“奶爸们” // 

“听着两头小剑羚有力的叫唤,是每天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说这话的是出生于1995年的谈涛和1996年的刘凤坤,也是两头被妈妈弃养的弯角剑羚宝宝的“奶爸”。 

动物妈妈生下宝宝后,会有一定几率放弃哺育刚出生的宝宝,此时就需要人工育幼。去年落地的2头弯角剑羚宝宝就被妈妈均拒绝哺育。两位95后“奶爸”自此上线。 

“弃婴”剑羚宝宝

人工育幼技术的关键在于适宜的育幼环境、幼崽免疫力的获得、人工乳的配制觉和幼崽的疾病防治及正确的饲喂方式。根据弯角剑羚的习性、2头幼崽的身体情况和以往成功的人工育幼经验,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人工育幼方案。 

首先要做的就是给2头瑟瑟发抖的幼崽保温,饲养员用电吹风吹干剑羚宝宝的身体,并将它们放在24小时有暖气的哺育房里。再给暖和过来的剑羚宝宝分别喂食一些温糖水,防止低血糖,待它们精神状况稍许稳定后,用特制针筒慢慢喂入一些替代乳。

几天后,幼崽接受了替代乳并有了自主吸吮,就可以尝试换用奶瓶了。但吮吸奶嘴也得慢慢学习,年纪小几天的老二倒是一下就学会了,“吨吨吨”地自己喝起了奶。而早些出生的老大却怎么也不愿接受奶瓶,需要饲养员用手指撑开嘴再将奶用针筒慢慢喂进去。初生的剑羚宝宝和人类幼仔一样,需要少食多餐,每天至少6顿的喂食频率,并需要24小时有人在旁看护,2人轮流上起了夜班。

针筒喂奶

在人工育幼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消化不良和排便困难,每次喂养都严格按照哺育护理方案进行。刚送到“奶爸”手上时,2头剑羚宝宝尿尿都不会。老二刚“抱来”时四肢水肿,不撒尿,“奶爸”就轻柔地抚摸剑羚宝宝的尾部肌肉,一直不撒就一直抚摸,直到尿出来了才放心。

热奶、试奶温、喂奶、擦嘴、用热毛巾擦屁股促进排便排尿,这些简单的动作“奶爸”更要无比精准的重复无数次。每天量体温,定期测量体重,详细记录食欲和排泄情况……这些工作也需要细致地完成。在“奶爸”的悉心照料下,剑羚宝宝的奶量提升了、长得更壮实了、叫声也更响亮了。 

朝夕相处让两位奶爸对小剑羚的感情更深了。“辛苦归辛苦,但看着它俩一天天长大,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刘凤坤说道。他毕业后就来到动物园实习,平时话不多,但随和的性格和工作的努力使他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另一名资历相对深一些的谈涛,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则是他留给大家的印象,“为动物付出多少,它们就会回报多少”是他的座右铭。手把手奶大濒危物种“弃婴”,还能让它们健康地与市民游客见面,他们觉得就是最大的回报。 

刘凤坤

 // 他们和不同动物共同成长  // 

在动物园里,动物小宝宝总是最吸引眼球的,很多游客看到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忍不住连呼“太萌了”。而这背后,都离不开“奶爸奶妈”一年四季全年无休的悉心照料。

练功6年,扬名在外,他就是动物园90后资深“奶爸”倪俊。作为“奶爸”,他对哺育室所有宝宝的身高、体重、年龄、纸尿裤尺码都了然于胸,所以也有了个“超级奶爸”的称号。“冲奶粉、喂奶、辅食、测体温、换尿布、观察记录、日常消毒……”这是他要照顾的猩猩宝宝的日常。“其实照顾小动物和照顾人类幼崽没啥区别,有时候还得更精细。刚出生的幼崽身体比较娇弱,生理系统、组织结构以及生理功能发育尚未健全。”他说。

倪俊

别看倪俊现在做起这些事情来得心应手,2015年他刚到哺育室的时候,还真是茫然无措。不仅事情琐碎繁杂,幼崽们还各种傲娇,稍微长大点的就又变成了没心没肺、调皮捣蛋的“熊孩子”,这对他的细心、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倪俊不断地深入了解灵长类动物习性、个体幼崽的特点,克服各种困难,逐渐熟练地掌握了黑猩猩、猩猩等不同灵长类幼崽的哺育技巧,手把手带大了好多娃。 

“我从小就喜欢动物,所以大学的专业选择了动物医学,毕业后从事野生动物饲养工作,现阶段接触到了食肉动物的人工哺育,我一手带大它们,它们也改变着我。”95后“新晋奶爸”王寅昊谈到自己养育的动物时,两眼放光。

王寅昊

“婴儿期”的食肉动物没有了猛兽的凶狠,与其说它们呆萌,不如说它们娇弱,因此,人工哺育绝对不是件容易事。比如,喂奶的温度须调整至适合的温度范围,以免幼崽腹泻,奶瓶要做好消毒,确保奶水的卫生健康,每日精心观察其喝奶情况,根据身高、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合适的奶量等;还要学会从它们“奶声奶气”的叫声中,辨别小家伙们是饿了还是不舒服。当然,作为“奶爸”要日夜陪伴它们,还要时刻提防小家伙们的好奇心,好动的它们总是在哺育箱内爬来爬去,用鼻子到处嗅一嗅,又不时用小舌头舔一舔。 

参与幼崽育幼工作以来,95后的王寅昊从一个“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的男生,蜕变成一个责任心强、观察力强、细心周到的“奶爸”。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动物育幼,让我学会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做到更加细致、完备,学会了总结自己的不足。能看着自己哺育的动物健康成长并和它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是我最快乐的事情”。 

95后饲养员包吴妮尔是内蒙古人。“我性格比较内向,从小喜欢大自然,喜欢小动物,休息的时间不是出门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景,就是泡在各种宠物咖啡店。”这个95后新晋“奶妈”,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上海动物园担任饲养员。 

包吴妮尔

2020年3月,她调岗到繁殖场孵化室工作,主要负责协助开展珍稀鸟类的人工孵化和育雏工作。人工孵化需要打造鸟类蛋的最合适的孵化环境,并在孵化前跟踪记录、监护整个孵化过程中每一个蛋的发育情况,比如监测是否受精、温湿度、胚胎发育状态等,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从而达到最终顺利破壳的目的。 

对早成鸟育幼工作,包吴妮尔认为要针对幼体脆弱,野性较少等特点,更应专注于饲料配比、环境保暖以及幼鸟在接近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的培养等。“人工孵化哺育的雏鸟有胆大爱调皮捣蛋的,比如小赤颈鹤干扰饲养员工作,只为了让饲养员陪它玩耍。”说起这些,她露出了“慈母般”的微笑。“希望能在自己喜欢的动物行业一直努力,做出贡献。” 包吴妮尔说,为了自己的热爱,辛苦一点也无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