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提醒|孩子不配合做核酸怎么办?万一被隔离怎么办……心理专家来支招
2022-03-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从3月12日起,本市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

到底什么是新冠疫情?我还能不能去上学?……疫情反弹给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配合防控措施的同时,家长也免不了会有很多的焦虑。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主任医师程文红表示,面对这种情况,大致上可以有一个基本的行为原则:多陪伴关心、主动沟通、积极解释、保持日常熟悉的作息与活动。

Q:如何跟孩子解释新冠疫情?

A:根据孩子的年龄,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孩子介绍新冠疫情。

让孩子了解新冠病毒就是一种病毒,它和流感病毒一样影响我们的呼吸系统,在接种过疫苗后大部分感染者没有症状或者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很少部分的人发展成肺炎,但它的传染性很强,一定要认真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家人和同学。

Q:我家被隔离,如何和孩子一起度过这段时间?

A:当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只是48小时的隔离措施,我们也应该为孩子安排好尽可能熟悉、正常的学习生活作息,做好环境安排,如熟悉的人、熟悉的物品玩具等。保障充足睡眠、健康营养的三餐、适当的室内活动,为学习制定时间表。花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一起阅读、锻炼、玩棋盘游戏等,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在生活受到影响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自信应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从周围的成年人那里看到的成人反应,家长积极应对可以给孩子带来好的学习榜样。家长保持冷静,积极、自信地处理疫情带来的困难,让孩子知道家长或者学校老师等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支持和保护,能让孩子觉得安心。

Q:如果孩子感到不安和焦虑怎么办?

A:当人们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或挑战时,紧张不安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让你的孩子放心,他们是安全的。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感到不安和紧张是正常的。可以适当减少规则与任务要求,通过陪伴、安抚、游戏、活动、交流等方式放松,识别困难提供帮助,鼓励做得好的地方。

Q:是否让孩子看相关新闻报道?

A: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发育水平适当限制孩子过多接触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接触社交媒体。孩子们可能会误解他们所听到的,并且会对他们不理解的东西感到害怕。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电视,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听到、看到什么,以及反应程度,及时限制、引导、解释、沟通,避免孩子陷入不必要的紧张恐惧。

Q:孩子突然见到大白了,很害怕,怎么办?

A:孩子的情绪往往来自家长对现实情景的反应和解释。保持良好正面的心态,告诉孩子疫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才能克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穿着隔离服的卫生工作人员也是身披战袍的超级英雄,来保护我们免受疾病的伤害。

Q:孩子需要做核酸,不肯配合,哇哇大哭怎么办?

A:对孩子来说,比不适感更令人不安的是恐惧感。向孩子解释这项措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疾病,提前告诉孩子检测流程,甚至可以通过“扮家家”游戏来学习如何勇敢、放松完成采集过程。让孩子看到一些家长或其他孩子顺利做完采样的过程,也会降低他们的不安。家长也可以主动与采样人员沟通,看看是否有对孩子比较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者调整到一个现场压力较小的时间段再来。当孩子完成采样的时候,我们也应当鼓励他们的勇敢,给一个大大的拥抱与小奖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