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小区封闭管理,他们成立了“抗疫临时党支部”
2022-03-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3月11日凌晨3点,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鑫居委干部陈晨接到电话,从当日起,小区实施封闭管理。陈晨立即翻身起床,简单洗漱后就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到居委。此时,居民区书记沈建国和另一名居委干部也已经赶到了,三人立即按照街道制定的疫情防控预案,迅速打印好封闭管理的告示,由物业人员张贴到每个楼栋,召回小区的所有物业工作人员全部都被就地隔离。

第一时间,临时党支部“建起来”

小区封闭管理当天,瑞鑫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抗疫临时党支部”,决定从48名居民党员中选出10名来。沈建国在脑海里迅速扫描出若干人选,他们必需符合“年龄合适”“有担当”等硬件条件。为了慎重起见,沈建国亲自一一给这些居民党员打电话。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接到电话的党员没有一个人推托,更没有一个人退缩,全都欣然接受。不到半天时间,临时党支部组建起来,小区内外联动有了组织保障。

封闭管理刚开始的几天,临时党支部时间紧、任务重,需要配合街道做好封闭管理措施安排好轮岗;第一时间逐户上门排摸人员居住信息,精确到每一位居民,为封闭管理期间的核酸检测提供精确无误的数据支持;快速发布安民告示说明情况,稳定民心,破除各类谣言;开通24小时居民服务专线,迅速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入业务微信群内,实现信息共享。

全天守候,居民求助热线“连起来”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封闭管理真的来了,居民们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买菜怎么办?”“老年人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配药怎么办?”“我的孩子在校住宿,双休日能回家吗?”……

在居委贴出的第一个告示上有两组电话,一个是居委会的,一个是物业的。沈建国翻着记录本粗略数了数,3月11日当天,居委热线一共接到90多个电话,几乎都是居民遇到问题询问“怎么办”。居委干部全天在岗,24小时轮流值班,除了解答问题,还要帮着解决问题。

80多岁的林老伯患有尿毒症,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平时老伯每周三次到瑞金医院做透析,而小区封闭的第二天正是透析日。能不能出小区,原来做透析的医院收不收,都成了问题。居委会接到老伯家人的求助电话后,马上上报,街道立刻联系了区内的定点医院,并且通过绿色通道把老伯安顿到第四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了小区封闭后的首次透析。

90后挂帅,志愿服务“动起来”

小区一共有8个楼栋,所以,除了召回的物业人员,还需要大量志愿者参与管理和服务。于是,沈建国把楼组长、党小组长、志愿者团队捋了捋,让居委干部发出了第二个“告示”:招募更多的志愿者,成立“志愿者突击队”。3月11日晚上10点,接龙小程序被放到了业主微信群里,让沈建国再一次没有想到的是,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就有61人报名参加。

成立“抗疫志愿者突击队”的这个想法跟90后小伙葛树胜不谋而合。葛树胜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平时热心公益,是小区的青年志愿者。葛树胜说:“小区封闭管理,我总要做点什么,不能就这么白白过去了。”接龙公告刚上线,他就在第一时间报名,并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突击队队长。

街道、居委干部在外,居民志愿者在内,工作团队建立起来。由于小区只留大堂收取外卖、快递,所以就由突击队负责分拣并按楼栋放置在相应货架内。葛树胜当晚就做好工作表,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8点半,每个小时一班,四到五名志愿者轮换上岗。

小区封闭的头三天,外卖、快递格外多。葛树胜做过统计,最多最忙的时候,突击队平均每小时要分捡、运送100多个,而且份量都不轻,有大米、矿泉水、水果、生鲜等等。为了减少居民扎堆,突击队从物业借来9部小推车,一趟趟把快递、外卖运送到楼栋。推车不够用,他们就手提肩扛。这些天气温上升,中午时大家干得通身是汗。“平时不太干体力活,一天下来真有点累,但是值!”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