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这个网课太吸睛了!00后学子设计的抗疫海报创意迭出
2022-03-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一枚废弃的口罩做的“鱼”静静地躺在暗礁上,下面写了几行字“抗击疫情·守护大自然,别等疫情结束,打捞上来的只有它们”;“停止焦虑”四个鲜红的大字击碎了象征不安的气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些抗疫主题海报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学院的学子们设计的,目前已在网络上传播,未来将挂在学校的主干道上向全校师生展示。据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看似是一张张简单的“抗疫海报”,更是一场特别的课程思政实践。

  将亲身经历融入“抗疫海报”中  

设计《停止焦虑》抗疫海报的是版专现代19级广告设计与制作(中美合作)专业的葛格。她告诉记者,最近专业课正在上策展艺术课,有一个环节是策划展览。“抗疫已经持续2年多了,尤其是这波疫情的抗击又到了关键时刻,心态上大家难免有一些疲惫和焦虑,所以我希望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大家鼓鼓劲。”

在和老师同学们讨论时,突然“停止焦虑”四个字迸发出来。她的设计创意是:海报采取了红蓝配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背景上一个个黑色气泡代表着惶恐、不安的情绪,而红色的字体则给予公众极强的信念,意寓不要那么焦虑。有趣的是,在贴气泡的时候,她回忆说,自己心中亦充满了不安的感觉。而待“停止焦虑”四个字一打出来,自己就先吃了颗定心丸。

葛格的初高中同学中有不少学医的,正在担任志愿者。她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海报,给予公众更多精神上的慰藉。

该学院21级广告艺术设计(中美合作)专业的学生孟欣此次设计的海报名称是《手挽手,共抗疫》。海报上有中国的吉祥物大熊猫和国外的标志性建筑,还有两双紧握的手,代表全世界人民一起联合起来抗疫,渡过难关。

除了设计抗疫海报外,孟欣自己也参与到了抗疫一线。寒假时,他在山东老家做疫情防控志愿者,做返乡人员的统计。开学后,他又主动成为返校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尽了一份微薄之力而已。我希望海报能将能量传递给每一个人。虽然我不能像医务人员一样能在一线奋战,却也可以拿起画笔用别样的形式抗疫。”

  用专业新技能助力抗疫传播  

据学院老师介绍,疫情当下改为线上学习。广告艺术设计(中美合作)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中法合作)专业的同学们利用近日在线上课堂上学来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视频剪辑和特效技术记录他们在寝室隔离上网课期间的抗疫“心情日记”。围绕共同抗击疫情、防疫知识宣传、避免疫情心理焦虑等主题创作了《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携手抗疫、守望相助》等多幅海报作品,为抗击疫情助力加油。抗疫期间并不自由的生活引起了同学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

“我们学院始终致力于将思政元素融合在传媒技术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形成特色课程思政模式。”版专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学院党支部书记王丹表示,在专业教学的课堂上,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会让学生以不同社会热点和当前时事为主题,完成专业练习,主动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

王丹表示,这段时间同学们暂时上网课,活动空间相对减少、活动自由相对受限,这时候他们对疫情的体会和感受是最深刻的。“在看到这些海报后,我很吃惊。学生们创作出来的作品的内容性、思想性与作品本身的结构框架和视觉效果的结合浑然天成,完全把自己的情感融进了作品,激发了他们对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秩序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真正实现了传媒技术类课程思政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育人目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