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奋力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上海7所高校首批PCR检测志愿者出征
2022-03-2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老师,请让我上!”“确认守‘沪’!”……这样的请求在各个报名群里竞相刷屏。

PCR技术,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核心技术。随着疫情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需要,对PCR实验室检验人员的需求激增。

3月18日,经前期排摸,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向复旦大学(含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招募熟悉PCR操作的大学生志愿者。

与病毒赛跑,申城高校学子闻令而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招募到1009名符合条件的志愿者,经专业机构培训具备上岗资格后,将陆续前往全市各个检测点上岗工作。目前,首批318名上海高校PCR志愿者已分别前往长宁、浦东、嘉定、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地支援一线核酸检测工作。

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逆行,凭着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责任与担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守“沪”上海这座城市,成为上海战“疫”的青春力量。

  立志做有家国情怀的医学科研工作者  

“我报名!”“我参加!”……短短2个多小时,复旦大学就拉起了一支175人的PCR志愿者队伍,仅基础医学院就有137人报名。因报名人数过多,部分同学没能及时抢到志愿者名额,只能暂时遗憾地进入储备队伍。

复旦PCR志愿者

作为第一批出征的小组长,来自2021级基础医学院病原学系的李青山说:“眼睁睁看着上海这轮疫情的紧张和严峻,自己却被准封闭管理在校园内,感到十分焦急。”看到招募志愿者的通知时,李青山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主动担任了志愿者小队组长的职务,“我要为抗击疫情做点事。”

“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我们该做的。”“是的!组织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基础医学院2021级直博班团支书张洪泽向同学们发出号召,得到了大家的热切回应。

“我们立志做有家国情怀的医学科研工作者,这时候不上谁上?”来自基础医学院2021级的博士宿舍E1419、2020级博士宿舍E1319寝室全体同学出动,都报上了名。勇担重责、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这群志愿者们共同的信念。

“老师,请让我上!”“老师,请让我成为替补一号!”……这样的请求,同样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群里刷屏。

经考量和遴选,交医最终组建了一支由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为主体,博士后、青年教师和本科生为补充的医学院80人志愿者队伍接受此次任务。率先出发的这支20人志愿者队伍都是90后,党员覆盖率达到35%。

交医PCR检测志愿者出征

基础医学院的博士生雷绘敏是第一批志愿者之一,当天她正在浦东新区周浦的家中,看到招募通知后她第一时间报名,为了准时与大家一起出征,她辗转1个半小时来到校门口,终于赶在队伍出发前与大家汇合。同为第一批志愿者的2020级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陈福民说:“作为交医大家庭的一员,我始终牢记着: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交医就选择了奉献。此次疫情来势汹汹,能有机会参加PCR志愿者服务,为上海的防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班戴文轩是大四本科生,在报名表中这样填写:“大学期间有幸参与两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学会了扎实的PCR技术,现在有机会施展专业技能,为上海的疫情防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尤为自豪!”

应声而动,星夜出征。看着眼前的同学们,一位医学院老师不禁在朋友圈写到:“犹闻令而动,一夜成军。召必应,有担当!交医学子,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祝早日凯旋!”

  同心战“疫”,他们誓以专业守“沪”  

在此特殊时期,上海中医药大学师生们也拿出了中医人的责任担当,结合所学冲锋在前,支援一线,为守护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来自曙光临床医学院的博士生志愿者荣汶青表示:“疫情来袭,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义不容辞,能用所学的实验技术和医学知识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一份自豪与荣耀!请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申请出战的学子们说,从“白大褂”到“防护服”,走出“实验室”奔赴“检测点”,虽然工作的地点变了,但是不变的是家国情怀,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子用行动践行“大医精诚”。

上中医的PCR志愿者

最终,符合支援条件的100名来自不同学院的本科、硕士、博士生志愿者组成PCR志愿者服务队,在上中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郑月娟教授、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王长虹和吴晓俊教授的带领下,用志愿之光,为守“沪”人民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确认守‘沪’!”满屏的申请出战,那是誓与病毒赛跑的铿锵誓言。一条条报名信息在华东理工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微信群中接龙,超100名学生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分秒必争。由生物工程学院52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华理第一批PCR检测志愿者服务队迅速集结完毕,这也是上海市第一家前往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高校PCR检测志愿者队伍。

华理工相关专业学生第一时间接龙报名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这支队伍将在国家杰青、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琴教授的带领下,加入到全市的核酸检测队伍,用专业知识缓解目前的核酸检测压力,为上海市疫情防控贡献华理力量。

“接到学校的出征通知,我非常振奋。很荣幸能够成为逆行支援核酸检测队伍中的一员,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我们一定会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PCR检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生物工程学院博士后左芳婷说道。

是学生,更是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同学们在国家和上海有需要的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利用专业知识、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和人民。学校还在该PCR检测志愿者服务队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群团组织的生力军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同心战“疫”,守“沪”有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