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青春画像|守“沪”,有“伞”
2022-03-20 青年

  主题词:这把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阳光下的一把伞,撑起的是时不我待的速度;雨天里的“接伞侠”,撑起的是风雨互助的温度;玉兰花下的居民“伞队”,撑起的是坚持守责的态度。

疫情严峻复杂,共同守“沪”,离不开一把把为自己也为彼此打开的“伞”。

  这把伞,是我们之间的双向奔赴  

已然入春的上海三月,阳光不止于和煦。中午时分,同济大学大操场上的核酸检测现场,排队人群的旁边,正拿着机器扫码的“大白”们头顶很快多了一顶顶阳伞。不是嫌太阳晒,而是怕阳光直射太刺眼,影响到扫码机器识别二维码,学生志愿者们四处搜罗了花花绿绿的伞,站在了医护人员旁边,默默为他们撑起了一把把伞。

小心翼翼,不能影响视线,又要能挡住强光,也别戳到其他人。跟着“大白”在队伍中穿梭,举着伞的手一会就有点酸了,但听到扫不出来的时候,护士小姐姐一个劲地说着“对不起”,志愿者们举着伞的手不由地又抬高了一点。早几秒钟扫码完成,就能让队伍前进得快一点,尽早完成大量的核酸检测任务,守护师生的安全。

2022年3月的上海各大学校园,是两年来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全方位地迎来封控、准封闭战疫模式,也让年轻的学子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志愿者们说:“其实不是我们为他们撑伞,是他们一直在为我们撑伞。”

从白天到晚上,他们看着他们熬过一个个不眠夜,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手套里都在往外滴着汗水。有护士因连续高强度工作在操场晕倒,醒来后的一句话是:“真是不好意思,我是不是耽误大家进度了,别管我了,我趴一下就好了!”晒了一整天、闷了一整天,看人都重影了,还是不停地告诉自己,打起精神,晚上还要赶去下一场。

3月12日清晨,40位来自松江区中心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他们之中,妇产科的“大白”最多。妇产科科主任符丽荣说,除了几位医生被安排在医院坚守日常工作,几乎整个科室都加入了疫情防控的工作队伍。“最近这几天基本就不休息了,天天都有任务,各处跑。” 刚刚脱下战斗服的她,又将赶赴下一个战场。

“这里不是他们的最后一站。他们中很多是别人的妈妈、女儿,有些和我们也差不了几岁,我看到他们换下防护服、擦去汗珠,抽空在角落给家人简短地报声平安后,就马不停蹄地转战下一个核酸检测点。”感动于妇产科“大白”们的默默奉献,上外2020级广告学专业的肖徐欣在朋友圈留下这样的感慨:“你接待新生,还帮助苍生。”

凌晨2点半,操场上,年轻的学生们排成一行,为对面刚刚完成检测的“大白”们齐声鼓掌;阳光下,载着“大白”的大巴缓缓驶出校园,同学们站在道路两旁挥手送别。这些画面,和医护头顶的那把伞一样,是年轻的心奉送上的最诚挚的“双向奔赴”。

  这把伞,是倒春寒下的守望相助  

3月17日,风雨交加的一天,也是上海网格化筛查重点区域核酸采样的第二天。歌林春天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外,居民们正一个接一个地轮流“入棚”做检测,手上的伞没处放,站在一旁的社区志愿者徐师傅就自然而然地接了过来,帮着居民继续打着伞挡住风雨,等居民们做好测试,再递还给他们。就这样,一个上午,他的手上就“经过”了200多把各式雨伞,还有了个绰号:“接伞侠”。

伞下的笑意弥漫在风雨中,撑伞人闪亮于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

“请大家10人一组,准备好二维码,手机调至最亮,有序排队!”汤佳慧每天都要把这句话重复六七百次。松江区方松街道月亮河社区开展48小时内两次核酸,包括汤佳慧在内的松江区财政局团支部的5名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到现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一个周末就为居民累计采样4200多份。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面对居民摘下口罩进行核酸,近距离地面对潜在的风险,说一点不害怕是假的。”穿上“大白”隔离防护服的汤佳慧,忐忑又激动。她穿着这身“铠甲”体验过近30摄氏度大太阳天下的汗流浃背,也体验了风雨下的湿漉漉。“这些日子必定是我青春中难忘的一页。”她笑着这样说。 

每天早上6点,准时出现在隔离楼栋门口;中午12点,变身“大白”,骑着人力三轮车一家家地去送生活物资;下午2点,扒完一口午饭,继续帮助做全员核酸检测;晚上回到家,两人各自一台电脑,开始批阅白天没来得及看的学生视频练习。这是戚可和张夏婷这对年轻夫妻这周末的生活。工作日,他们上午还要坐在电脑前在线当“主播”,给孩子们上课——两人分别是金山初级中学和金卫小学的体育教师,小区封闭了,他们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戚可夫妇居住的小区共有109栋楼,有将近6000位居民。志愿者需求量大,需要干的活也多。小推车、电动车、人力三轮车……大家拿出了各家能用的交通工具,帮助居民运送货物。“今天一直在下雨,小区内的居民看到我们在雨中忙碌,都会提醒我们‘小心路滑’。上课的时候有住在一个小区的同学会跟我说,在服务站隔着防护服也能认出我的声音。这种时候就觉得值了。”戚可说,“疫情隔远了物理距离,但拉近了人心。”

风雨无阻,每天下午,戚可蹬着三轮、张夏婷侧坐在后座迎着夕阳的背影,成为小区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大学校园中,每天爬十几栋楼给封闭在宿舍楼的同学们送饭、倒垃圾,累极了也只能靠在楼道里歇一歇,一张监控拍到的影像,不清晰的画面里是略显佝偻的身躯,脱下隔离服,却都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年轻脸庞……递上请战书,00后无所畏惧地走上了战“疫”的第一线;大小社区中,刚结束服务又请战新“战场”、主动为外籍居民架起语言沟通桥梁、耐心守候为“疫情焦虑症”解忧……4.5万多名上海青年志愿者星夜兼程,响应号召,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有如微光,当我们互相撑起那把伞,小小伞下的一方天地,便不再为风雨浸染。

  这把伞,是温柔坚守下的同行脚步  

雨天下的上海,有市民拍下这样一张照片:小区楼下的道路上,正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的居民们,撑着色彩各异的伞,向着同一个方向,蜿蜒于绽放的玉兰花下。每个人之间自觉保持的一米间距,让这条“伞队”显得温柔而有序。

分区分级的细分防控,伴随复杂疫情变化不断调整的措施落地,离不开每位市民的配合。守序,是每个人给予这座城市的温柔。这份温柔,是唱着沪语分享上海风景告诉大家在家“屏牢”,是用画笔为“文‘邬’双全”的疫情发布会添彩,是在被封闭的校园宿舍阳台上开启的一场场演唱会。这份温柔,更是在每个岗位上的坚守。

3月13日一大早,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的李霁友老师匆匆赶往学校上辅修课,门口安保人员提醒:“延安路校区即将开启封闭管理,进去就暂时出不来了。”眼看8:15就要上课了,李老师想都没想就冲进校园,从此开始了留校生活。即便面对的是空无一人的教室,但看着屏幕对面一张张学生的脸,他说:“不能因为我,耽误了课堂进度和同学们的宝贵时间。”

宝山区杨泰实验小学四(1)班的教室里,这几天只有王颢喆一名学生。由于父母工作忙碌,他成为班级里唯一需要留校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只有他一人的教室,值班老师、生活老师和学校后勤保障老师“接力”为他保驾护航。上课互动、午休、阅读、运动、做作业,一日三餐、衣物换洗,王颢喆在校的一日生活依旧丰富多彩。“虽然学校安静了很多,但我一点儿不孤单。”他说。

拖着行李和被褥,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一群科研人员搬到了松江的实验室留宿,每天打地铺、睡睡袋,只为照看猴子和小鼠。3月12日以来,他们坚守在实验室,陪伴看护着这里的700多只狨猴和13000笼小鼠大鼠。实验室里有国内最大的实验狨猴种群,常被用于神经科学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宝贵科研资源。实验动物饲养工作需要取得实验动物上岗证,动物饲养必须24小时接受行为监控。严峻的疫情下,没被封闭的4名员工12日当天就简单收拾好生活用品赶去了实验室,行李箱里没其他东西,就是一床被褥。

曹生产是黄浦城发下属路吉公司马当路清道班的一名青年职工,所在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他主动“请战”,在小区里干起了老本行负责倒粪站和小便池的保洁工作,一天来回奔走数次,开展消毒消杀。沉重的消毒喷壶,厚重的防护服,贴身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他毫无怨言。干着最脏最累的活,他说自己心里却很敞亮。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3月15日凌晨5点47分,金山公安分局山阳派出所民警杨阳更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奋战到凌晨3点,他在车上稍稍休息了2个小时,又要再度上岗。作为被封闭小区海悦馨苑的社区民警,第一时间组建防疫志愿者群、核对人员信息、及时帮助被封群众解决困难.....杨阳这段日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陀螺人”。原本此时,他应该和妻子甜蜜筹备婚礼中,但“婚礼可以推迟,身上的责任不能缺席”,选择婚礼延期,夫妻俩各赴“疫”线,与病毒赛跑。并肩奋斗,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疫情下,坚持就是胜利。撑伞而行,同行守“沪”,是每一个普通人展现的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受访者/图 上海交通大学老师 许歆瑶/插画 杨羡之/策划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