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沪”|一日三餐,21栋宿舍,10000多份餐食,这位团委老师化身守时“送餐员”
2022-03-2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场“倒春寒”里的大雨,高校里教职工纷纷挺身而出,撑起一把把保护学生的伞。华东政法大学团委的全体老师坚守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起最好的榜样。

 ※ 做好守时的“送餐员” ※ 

华东政法大学团委老师卢诗语是一名95后。这段日子里,她是同学们心中守时的“送餐员”。

这与平日里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她总是活跃在各种文艺晚会、志愿工作的统筹中。而今,在带领同学们投身抗疫的一线里总是有她的身影。

“最近,我一直负责全校学生餐食的配送工作。一日三餐,21栋学生宿舍,我带着学生志愿者准时准点地将10000多份餐食送到同学们的手中。”卢诗语说。

无论艳阳高照,还是气温骤降阴雨连绵,对她而言,送餐使命必达。特别是下雨天,行动会更艰难,顶风骑行三轮车也会更加费劲。按时出现在食堂门口,指挥着志愿者们将一箱箱餐食装车运走,这是她的职责所在。由于每栋宿舍楼的人数有差别,时常需要将零散的盒饭重新装箱,她还要帮着志愿者们抬起送餐的箱子,不时叮嘱同学们的饭不能被雨水淋湿。

连日来的磨合越发顺畅,这让大家就此开起了玩笑:如果以后要开个家政公司,这些技能大概都能用上了。校团委办公室里,这般乐观打趣声为抗疫平添轻松和信心。在此间收获的成长与感动,也让卢诗语更加意识到,每个平常、自由、健康的日子,都是人生好时光。只要我们携手坚持,当春风春绿弥漫,美好必会如约而至。

 ※ 带去春风化雨般的激励 ※ 

“疫情来袭,让大家在争抢分秒中更懂得付出、守护的价值和意义。”卢诗语说。

本研都在华政校园度过的卢诗语,刚刚入职华政团委一年多,平时的工作中有一块就是分管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校园全闭环的首日,她所带的青志协里30名学生就成为第一批上岗的学生志愿者。仅5分钟,同学们就集结到志愿者点,非常快速地组建了志愿者队伍。物资运输、餐食保障、核酸检测引导等各个岗位上,都有党团员青年。

“在第一阶段的志愿者服务过程当中,我们团委所有老师都紧急通过自己所带的部门,组建各支志愿者团队,在最紧急的关口有人先顶上。为配合学校松江校区楼宇网格化管理,切实守住疫情防控生命线,3月14日起,学校决定暂时不再使用学生志愿者,而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全部由教职工在一线守护。”卢诗语回忆。

那一段时间,老师们接过志愿服务的接力棒,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和潜在的工作风险,平日里在三尺讲台上诵典授业的教师们用躬身行动践行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有的老师夜里只能短暂休息,仍然打起精神按时前往工作的点位,有的老师兼顾网课教学与志愿服务,不折不扣地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去……

来自传播学院的王曦同学在看到朋友圈刷屏的老师们图片时,觉得非常感动,“我是昨天送餐到楼的志愿者之一,所以非常理解餐饮这方面任务有多苦有多累。我一个年轻的学生在完成了志愿任务后累得只想躺床上,老师们则更劳累,不仅要准备网课,还要承担志愿者的职责。华政加油,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也希望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身体。”

当下,华政园又重启了“老师志愿者+少量学生志愿者”的模式。卢诗语发现,这时,学生们更加主动,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了。他们在亲眼看到老师在为他们付出之后,更多的人愿意请战和加入服务同学、守护校园的队列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