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码”上线首日峰值达每秒10万次,市大数据中心推出“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助力疫情管理常态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4月10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49场)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京东集团副总裁王文博,饿了么资深副总裁肖水贤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核酸码上线首日峰值达每分钟200万次、每秒10万次
上海新上线了核酸码,核酸码的功能上有哪些改变?此外,大家在使用核酸码的过程中觉得有些问题,比如系统不稳定,老人不太会操作,还有外籍人士护照号码更新了无法认证,我们如何优化解决这些问题?
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回应,昨天为了适应本市新的核酸检测系统、优化核酸检测流程,我们上线了新的“核酸码”,替代原先健康云“登记码”。
“核酸码”主要是能方便市民朋友们在核酸采样时快速完成登记,一次生成,可截屏保存或打印,30天有效并可反复使用。而且和大家熟悉的随申码标准一致,功能互通,比如随申码的亲属码、离线码等。
昨天是核酸码上线第一天,市大数据中心联系通信运营商向大家发送了提示短信,并通过媒体提醒市民提前申领“核酸码”。大家都非常支持配合。由于系统访问量短时间内剧增,峰值一度达到每分钟200万次、每秒10万次,造成系统响应速度减慢,部分市民生码受到影响。
核酸码是第一次上线。发现问题后,市大数据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系统进行升级扩容,调整优化。同时,提醒市民发现一时无法申领“核酸码”时,可现场使用实体身份证件完成登记。下午2点,”随申办“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端运行,逐步恢复正常。
考虑到市民申领“核酸码”不同需求,市大数据中心设计了亲属代为申请“核酸码”功能,可为家里的孩子、老人申领“亲属核酸码”,系统自动验证亲属关系,或进行人工审核,一天内可完成审核。
如果是没上户口、没有身份证号码的孩子,无法申领“核酸码”,可以在现场由父母手工登记。老人如果前期申领过“随申码”的纸质离线码,也可以直接使用纸质离线码。
外籍人士证件更新的,可通过“随申办”进行更新,完成实名认证后,可继续申请使用“随申码”及“核酸码”。
朱俊伟表示,市大数据中心会努力优化,把整个服务做得更好,同时也感谢市民的理解和包容。
市大数据中心推出“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助力疫情管理常态化
这两天一些超市陆续恢复线上营业,未来疫情平稳后也会逐步恢复实体经营,大数据如何支持做好后续的防疫工作,尤其是场所防疫?
朱俊伟表示,一些实体经济在陆续恢复,这是大家热切盼望的。疫情管理如何常态化、如何更好地做?基于这个考虑,市大数据中心结合随申码的功能,推出了“场所码”和“数字哨兵”,也就是健康核验一体机,这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场所码”申请比较方便,到中国上海门户网站随申码申办平台可以进行下载。下载后打印出来,贴在进行防疫的出入口。市民进入场所时,只要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随申办、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扫一扫场所码就可以完成健康核验,同时完成商场进入登记,方便安全。
还有一种健康核验一体机,叫做“数字哨兵”,大家可以在一些出入场所看到。像闸机、扫码墩子、手持移动设备,都可以扫随申码得到健康状态信息,同时完成重要场所的进入登记,这也为防疫管控起到很好的支撑。
如果有局部的区域发生了疫情,通过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服务,能够很快得到追溯,为社会化防疫能够起到保障和数据支持的作用。
朱俊伟表示,市大数据中心最近也加快了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推进,也是为疫情平稳后实体经济的恢复,为社会的防控体系做好服务和数字赋能工作。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