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疫献一计|让团购更简单,23名年轻人奋战24小时设计了一个“团购黄页”
2022-04-1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上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社区团购成为新选择,可是团购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且迭代迅速令人目不暇接。热心人在微信群、朋友圈转发的一些物资采购清单,形式和操作过于复杂,对于中老年群体不够友好。

在上海,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2岁的年轻人连续奋战24小时,于4月9日火速推出一个名叫“疫团GO”的纯公益黄页。短短几天,截至13日22:30,用户数达到11586名,访问量高达6万余次。市民想要获取最准确、最及时的物资采购信息,只需通过“区域”搜索+“商品分类”搜索,一键拨打商家电话,就可以轻松购物。

  连续奋战24小时,“疫团GO”网站面世  

4月8日11:05,上海贤成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张羽荫发出一条紧急求助:“朋友们!求推荐一个靠谱的热心的会做网页的程序员大神,想要咨询一点问题,感恩!”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的李辉老师秒回,详细了解了对方的需求。 

原来,当看到许多社区买不到菜的痛点后,张羽荫萌生了借助技术力量制作纯公益团购信息黄页的想法。

“别说中老年人了,连我的一个朋友都被骗了,冒充业主的团长集资后卷款跑路。就算团长不是骗子,也不排除有碰到山寨供应商的概率。”张羽荫的这一想法与李辉一拍即合。只是制作黄页纯属公益,没有任何研发经费和劳务报酬。

作为学校的高级技术经纪人,李辉很快给出了产品基本模型,并迅速找到电子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AI学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肖佳,虽然是零收入,但肖佳一口应承下来,表示愿意带领工作室的学生们一起为上海市民买菜做些事情。

用专业技术完成信息资源爬取、数据清洗和整合,实现一个集各类采购信息为一体的信息黄页,是创始团队最初的想法。实现这个想法,首先要做成三件事:组建一支零报酬、纯公益的技术团队;在开发网页前完成需求调研与分析;寻求合适的企业赞助服务器和域名资源。

攻克这三关后,很快,大家就为黄页网站起了个应景的名字“疫团GO”,而核心团队则称作“抗疫支援先锋队”。“信息越快发布出去,越能及早帮助别人。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肖佳告诉记者,整个黄页的数据预处理是在4月9日凌晨2点做完的,前端工作于当天凌晨5点完工,后端开发到了中午11点多钟大功告成。

4月9日15点,经过反复测试,“疫团GO”网站(https://tg.xuan-niao.com/)上线。从确定需求到第一版本上线只用了约24个小时。

事后,张羽荫在一篇讲述网站开发日志的文章《被困在家的年轻人想为上海做点事》中写道:“4月9日,脑袋昏昏沉沉,团队尽了全力,现在只想尽快上线,帮到更多人……我们是为爱发电,因为爱上海,所以我们乐意。”

  纷纷点赞,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  

“我们在朋友圈可以刷到各种团购信息,这之间存在信息差和时间差,还掺杂了不少虚假信息,很难甄别。”李辉表示,“疫团GO”上线后,市民输入关键词,比如“大米”后可以横向比价。目前搜集到的2600多条团购信息均来自消保委、上海发布、农委、企业官微等权威数据,还有志愿者一一进行核实。

肖佳解释说,现在不少小区热心志愿者会将团购信息整理成在线表格文档。但这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检索起来有点难度,他们可能找了半天不知道“大米”在哪一行。一旦在线共享文档同时有多人打开,会发生运行不了的状况。而“疫团GO”解决了这一痛点,为了方便老年人,他们还增加了“一键拨号”功能,用户点击页面上的号码,就可以拨打,十分便捷。

网站成立了,接下来,是持续进行的版本迭代。李辉介绍,比如网页最初是不能按返回键的,想要搜索另一条信息只能关闭后重新打开,为此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要更新一版。团队努力实现增加数据批处理工具,后台管理系统、用户反馈等功能。

由于数据收集需要一条一条手工录入,团队成员不断扩容,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7人,再加上几位青年志愿者,目前的志愿者规模是23人。

“牛啊牛啊,‘1024’厉害了!”“很赞,很感谢!”“这是阿拉上海人该有的样子……”让这支年轻的团队感动的是,甚至还有网友留言称也想加入进来当志愿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