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青春画像|这封信,送给每一个“你”!
2022-04-15 青年

 【 主题词:这封信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疫情发生在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

对手是传播速度、隐匿性、

穿透力远超以往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当城市按下“慢行键”

守“沪”者奋力跑出硬核“加速度”的时候

一封封春日里的信笺,翩然而至

变成同舟战疫的“集结令”

变成守望相助的双向奔赴

变成且共从容的信心和希冀

继续凝聚起所有人

这封信

吹响携手抗击疫情的最强号角

公开信、倡议书、招募令,吹响携手战疫的铿锵号角,带来风驰电掣般的急速响应。

4月6日,上海市委发布《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尽锐出战、持续奋战,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中去。“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干部的身影!”截至4月12日,全市向社区报到党员达71.7万名。

复旦师生积极响应

“我不是党员,我也想往前冲,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风雨之后终会见彩虹,加油!”这就是一起守“沪”的不竭之力和凡人微光。在申城校园,同样有着一方年轻的战场,用技术和创新实践为疫情防控中的高校学生管理开创新模式,提供新方法。

李小康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同时担任学院一个班级的辅导员。穿上防护服时,他要忙于为同学们送饭,脱下时,还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去面对。核查学生的核酸完成截图就是工作之一,如果核查发现有人还没参加核酸,就要及时催促其尽快检测,确保当天“不漏一人”。

李小康正在做志愿者

这项工作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做的时候,繁琐不说,还可能会看错看漏。单调枯燥又费时,重复性很强,不正符合计算机程序的特点?写一个代码程序自动核查的想法出现在了脑海。

科研习惯和代码敏感性,让李小康想到以前学到过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一张截图中的文本信息很多,为此,程序思路就基本确定为“OCR文字识别+正则表达式筛选”。一天晚上,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写出了初始代码,共130行,发现确实能够跑通。再经优化,800幅截图的核对,原来要几个人枯燥核对一个多小时,现在缩减到了2分钟。

程序实际运行过程

为方便不会编程的老师,李小康将程序进行了“封装”,只要在命令行输入一行代码就可以运行,让大家释放出更多人力用于投入更紧急的抗疫工作。

“教授骑手与东川路800号”的故事也在当季火出了圈。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宿舍楼封控以后,几百栋楼宇、每日三顿近十万份的送餐压力,转移到教职工头上。上千名教师开私家车为学生送饭,其中还有院士、教授、科学家,他们被称为可能是全国学历最高的“配餐员”和“外卖小哥”。

教授“送餐天团”

上海交大船舶海洋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健作为所在学院志愿者团队的“总指挥”,亲历着优化改进完善送餐的每一天。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发算法提升送餐效率,无限逼近送饭的最优解,一点一滴持续改进。“让科学家干活太可怕了,干完活一篇学术论文都出来了。”凌晨1点多发布这条朋友圈时,杨健疲乏中也有喜悦。晨曦透亮时,又将是加油战疫的新一天。

这封信

浸透着被守护者的感激和敬意

抗疫路上,从来都是“双向奔赴”。当同辈的同学们,都已拎上行李箱去一线守护家园时,在校的同学们也纷纷想着如何出一分力,发一分光。

打开摄像头,和云端的一名一年级小朋友按时相会,在线聊写作,聊小朋友妈妈作为一线医护人员的伟大……“小老师”郑嘉忻来自武汉,是一名00后,经历过第一波新冠疫情最无情的肆虐。两年后的今天,她从当时的高三生成为了一名在沪大学生。

当繁华大上海突然变得安静空荡,武汉人最能共情。曾经的郑嘉忻,是被保护得很好的人群之一,当看到招募陪伴志愿者时,她没有犹豫。回馈社会、表达感恩,成为行动的最好指引。

两年前的那个春天,上海为湖北战疫一线、以及上海援鄂医疗队子女提供线上课业辅导的做法,如今再一次在团市委和高校的一份倡议信下,迅速上线。抗疫有你,后盾有我。全市12所高校大学生已参与到“爱心云托班”项目,大学生以“云陪伴”服务,请抗击疫情的城市守护者们放心:你们的孩子有我们来陪伴!

在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细心的仁济医院医疗队队员们渐渐发现,家长们对在方舱中的孩子学习问题还时有担心,在向团市委、市学联发出请求协助的信息后,方舱医院里的“云陪伴”就很快安排上了。

琰琰是一名六年级的小朋友,他和爸爸妈妈以及爷爷目前都在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内接受治疗。琰琰的课业辅导,如今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张海扬对接。每天晚上,张海扬不但负责辅导他当天的英语作业,还会增加一些英语的科学用眼、疾病问诊等医学知识科普内容。

“我有很多家在本地的同学在社区当‘大白’,住在医院宿舍的我们也做好了去一线的准备。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我们这代人其实都是有爱心、非常愿意给社会做贡献的。我从小最理想的职业之一就是教师,后来选择了学医,医生治疗身体,教师培育心灵,都很有成就感、有价值。”张海扬的第一次方舱连线从3月30日开始了。

4月6日起,他受命前往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和南京东路街道等,支援一线核酸采样工作,但与方舱的约定,他不敢忘。他快速和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学博士研究生陈芳倩,以及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王子硕组成小分队,如果晚上有任务的话,他们就会轮流接过接力棒,共同做好在云端的“一期一会”。

一场疫情,让原本热闹的校园环境同样冷清了很多,但是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比平时更多的温暖。随着“你见过凌晨3点的校园吗”视频出炉,当为减少浪费而出现的动态统计配餐数量揭秘时,足不出宿舍楼的同学们读懂了后勤师傅们的连轴转。

“您是2022年春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清风。阿姨们辛苦啦!”“后勤部的叔叔阿姨们,谢谢你们!最最重要的是你们一定要注意休息!”长信件、短留言、明信片、简笔画,还有折纸、水彩画和花体书法字,带着温度的手写文字,蕴含着同学们对后勤人的感谢。

“这世界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白衣战士们、校园里忙碌的老师、同学和志愿者们,正是每一人的无私无畏,筑就起安全防护之墙。

那些说不尽的感激和敬意,还变成了送给校园守护者的一朵朵鲜花,一曲曲原创的战疫歌谣,带着爱与希望,流淌传唱。

这封信

满载对如常生活的期许与约定

“你勇往直前,你大义凛然,你披甲上阵,你再也不是爸爸妈妈面前那个什么也不会的弱女子,你成为了一名战士,一名钢铁侠……”

这是许智涵妈妈致女儿30岁生日的一封信。才看第一句,女儿就瞬间破了大防。许智涵,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的老师,此轮疫情学校集中隔离管控区12号楼的楼长,也是12号楼孩子们的“家长”,在疫情防控最关键的地方,统计反馈不能少,吃饭洗澡都操心,她付出了比平时照看学生更多的细心和耐心。

许智涵在当“大白”

3月19日是个周六,忙到深夜,她才在朋友圈看到在妈妈写的生日信。妈妈觉得,在这个非常时期,女儿正经历着30年来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但也可能是工作中最刻骨铭心的经历。在信中,妈妈说,又一次深深领悟到,从来就没有什么英雄,只不过是一群父母的孩子披上铠甲冲锋陷阵,帮我们挡住了来犯之敌。

许智涵老师母亲写给她的信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让我们有个你!三十而立,你应该提前感受到了,以梦为马,你也真真切切实现了,30岁的生日你收到了艰辛与付出的礼物!但是请坚信,‘倒春寒’终将过去,春天很快就会来临,仍然会是春意盎然,仍然会是美丽的校园,朝气的孩子,晴朗的你!”……

家书总是最温暖的叮咛,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鼓舞着每一个战疫人坚持奋战的信心。带着这份支持和鼓励,责任与担当,许智涵把父母在校园闭环管理之前寄来的椰子当作生日蛋糕,度过了一个最有意义、最值得骄傲、最难以忘怀的生日。

闵行团区委学工部的高燕在最近下沉支援梅陇镇疫情防控时,也收到了特殊时期的远方家书。“遇到那些脾气暴躁的人,就当是爸爸了”,爸爸在信中勉励女儿,对待普通老百姓,要多一点理解、宽容和包涵。他期盼着女儿不辱使命,敢于担当,立足最困难、扎根最基层,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锻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抗疫成效,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信里的一字一句,溢满关爱,给予力量。

打开信纸,打开心扉。“在岁月的长河里,学会处变不惊将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但我们的心从来没有这么近地在一起。”……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文字,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25位师长发来的“云中锦书”。见字如面,一封封满载关切和智慧的电子书信,与烂漫春光一起投递到学生眼前。

信笺还和鲜花一起,被悄然投放到上海商学院校园的各个角落,有人途经食堂时拿到了放置在餐桌一角的红玫瑰;有人经过林荫道时带走了插在树梢上的黄玫瑰;有人在自动贩卖机上收获了娇艳的粉玫瑰……欣喜、温暖、感动,在一场“春日来信”赠卡送花快闪活动中频频闪现。

春信有期,且共从容。疏解焦躁烦闷的“晚安签”,青年共创的互助文档,也让细碎的日常驻留在一方小天地,在战疫时期依然可以从中追求蓬勃春天、温暖情谊、从容心态和必胜信念。

疫情严峻复杂,一封封信,满载着对如常上海、如常生活的期许与约定,在心头注入的暖意,也让每一个人都更有勇气和信心去战胜疫情,守护上海的爱与烟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上海交通大学老师 许歆瑶/插画 杨羡之/策划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