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区抗疫丨最开心的是为罕见病患者续上药食“补给线”出到力
2022-04-1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施政是一名来自于本市交通行业的市人大代表,从民生视角关注上海疫情动向,积极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供决策层参考,成为连日来的每天必修课。从3月底至今,她已经提交17份相关建议,最开心的是,为推动200名罕见病患者续上药食“补给线”出了一份力。“一件一件事来做,哪怕做成一件也是好的”,这一信念指引她尽力去推动每一件进入自己视野的民生事。

以下,是施政的“我在小区抗疫”自述——

爱心接力,给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

给PKU患者配送特制米面的车辆通行证批下来了,新华医院也主动对接了需测血片的患者,一辆满载着特制米面的厢式货车也缓缓发动了……4月15日,我抑制不住开心,在代表群组中分享了这一连串好消息,患者们也请我转达对各位代表对我们上海人大的感谢。

这个事牵扯的部门很多,找到每一个部门的时候,大家虽然觉得困难很大,但都没有拒绝,都在各自推进。我记得,群里的代表曾说过,一件一件事来做,哪怕做成一件也是好的,今天算是做成了一件。

这件事的推进还要从一周前说起。4月8日,我收到闵行区人大代表李潇阳转来的一则求助信息。这是一群PKU(苯丙酮尿症)患者发来的求救。这个病症属于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是较为罕见的疾病,需终身治疗。患者入口的每样食物,都需严格控制。食用特奶、特制米面,是患者们的“专用口粮”。此前,依靠彼此“匀一匀”还能撑几天,但不少小区封闭管理已近半月,患者们的库存也快见底。

除了专用治疗饮食外,这些患儿还需要每两到三周去医院送血片测血值。患者基本都是孩子,如延误或放弃治疗,则将引起患儿的智力发育落后、运动语言障碍等症状。患者家长有一个病友群,每天都在群里交换着治疗信息。这些天,他们都面临着同一个难题,“我们的药食库存将于4月中下旬见底,可以帮帮我们吗……”求助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200户的病患放在上海2500万的人口基数上或者不算大数字,但对于城市来讲是关乎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战役的当下,为罕见病患者构建一个运行畅通的服务体系,帮他们跟上海一起渡过这个“倒春寒”,是上海在危机之下的应急和保障能力的最大体现。患者的求助,是“生命倒计时”的一种求助,我在得知后,也有一种“工作推进倒计时”的紧迫感。

当天,我立即将这个信息转给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疫情期间,市人大建立了代表点对点建议报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市人大又紧急将信息提交相关部门,作为交通行业的代表,我自己也在联系交通等部门。

随着各方面的接力,好消息很快接踵而至。4月15日上午,我在病友群里欣喜得知——配送特制米面的车辆通行证批下来了。外省市供应企业也来电说,他们申请到了通行证,在中转站就可以直接开进上海。新华医院也积极主动联系患者,为其开通血片检测绿色通道。

“太给力了,解决了孩子吃的特食和特奶!”“感恩的眼泪夺眶而出!”当看到病友群的反馈,我觉得,没有愧对代表的身份,也觉得,上海始终是暖的。

3月底以来,我就一直紧张地关注着上海疫情动向,希望积极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从那时开始,我每天都会收集整理一线的信息,进行汇报,从个案之中看到共性价值,是我提交建议时的视角,希望战疫下的“民声”被最大限度听见和重视。我算了一下,目前已经提交了17份建议。

在我们的人大代表群组里,每天都有关切、讨论,既看到问题,更提出建议,还有很多身体力行的代表始终在一线……愿每一个代表,都在抗击疫情中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共筑上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讲述人:施政

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