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战疫|方舱里,他们是奔跑的“快递员”
2022-04-17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盛赛丹

在位于崇明的方舱医院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往返于世纪馆与复兴馆之间,从早上忙碌到深夜。一箱箱矿泉水、一床床被褥、一份份洗漱用品……从装卸到归类整理到运送,来自全国的物资经过他们的手被送往有需求的地方。他们是奔跑在病毒边缘的“快递员”,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为复兴馆方舱的700多名医护人员和2800多名患者提供着坚实的后勤保障。

“我们来自光明集团旗下崇明农场的各个单位,是一支由2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其中党员9名,团员6名,女性队员2名,平均年龄38岁。”带队的是崇明农场党委书记成岗。4月2日,崇明农场党委发布方舱志愿者招募并进行了动员,很快就成功组建了这支队伍。经过一系列战前培训,4月4日,20名志愿者赶赴方舱,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

早上7点,志愿者彭小敏准时起床,洗漱后去吃早饭。作为三个带队小队长之一,他要利用早上的时间和其他两个小队长碰个头,讨论一下当天的工作。当天彭小敏轮到中班,用完早餐,他回到房间稍作休息。“我们的队伍实行‘早、中、晚’三班制,上午8:00——12:00、下午12:30——5:30、晚上6:00——11:00。早、中、晚班各有一个带队小队长,早、中班各为6人一组,晚班5人一组。”彭小敏告诉记者,“每天会轮换班次,休息时间要待在宿舍不能出门。”临近中午,彭小敏依照惯例提醒中班的队员下午工作的注意事项,再三叮嘱要做好自身防护。用好午餐,彭小敏一组六人就往园区出发了。

“A区要20床被子。”“D区要10箱矿泉水。”把物资装上小推车,队员们开始了世纪馆和复兴馆之间的来回奔忙。“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世纪馆总仓库参与装卸、搬运、转送医护人员、患者所需的生活物资及部分医疗物资至指定地点,类似快递员的工作。外面来了东西就卸,哪里需要东西就送。刚进园的时候,为了抓紧时间帮方舱备齐物资,每天跑一百多趟。现在日常补给,稳定在六七十趟,来回有三百多公里,相当于每天从上海跑一趟南京。”彭小敏说。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几乎是一刻不停,等交班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大汗淋漓。在园区内固定点做完消杀,彭小敏和队员们返回了宿舍。回到房间,彭小敏第一时间将全身的衣物清洗晾晒,做好消毒工作,并叮嘱队员同样如此。

此时,完成了一天工作的彭小敏还不能休息,身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还要继续规划好明天的工作。“我们在出发前一晚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为我们的队伍建设和任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彭小敏告诉记者,支委会每天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队员们各尽所长。“刚开始我们到达园区时物资摆放比较混乱,也容易在送物资过程中出现误拿错拿的情况。”彭小敏说,“通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将各类物资分门别类整齐堆放在合适的地方,并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减少错送的情况发生,为方舱医院的物资配送提升了效率。”

“这已经是崇明农场派出的第三批志愿者,所以在前两批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岗表示,队伍在招募时提升了党员和青年比例,确保了队伍的适应性和战斗力。同时农场党委与光明母港多次沟通协调,队员们的吃、住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崇明农场总部也及时送来各种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牛奶、水果,不断完善队员们的日常保障,让队员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抗疫服务中。

据统计,4月4日至4月14日,崇明农场花博方舱志愿服务队共累计搬运各类物资6768箱;各类用品、被褥床品、大礼包20574份;平均每天搬运物资约615箱,各类用品约1870份。

“工作上的困难大家都能克服,唯一的顾虑主要是在封控期间比较担心家里人。”彭小敏告诉记者,志愿者队伍中,很多队员从3月27日以来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线,未曾回过家,“但大家的心态都很积极,队员们都表示,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一直坚守到清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盛赛丹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